求医网信息
老人病重期间,儿子一直在照顾母亲。 然而不久之后,他也昏倒了,并出现了发烧、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家人将其送往当地医院救治,医生诊断其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老人的症状相符。 后来,老人去世了。 老人的儿子,因为年龄较小,身体抵抗力较好,加上病毒载量比较低,治疗一周后康复出院。
他的主治医生表示,死亡的老人是被蜱虫叮咬后没有及时发现的。 当他被送往医院时,他的血小板已经减少,鼻子和牙龈出血,意识不清。
蜱虫叮咬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吗?
母子二人患的疾病被称为新型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它也俗称蜱虫叮咬热和蜱虫病。 顾名思义,它是由蜱虫叮咬引起的,每年四月至十月发生。 它更常发生在年轻人中。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该病病例数已超过1.8万例,死亡率为5.11%。
感染这种病毒后,一般会有1到2周的潜伏期,然后就会突然发病。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38℃以上)。 严重者会出现持续高烧,一般可达40℃以上。 在某些情况下,发烧过程会持续10天以上。
就这对母子而言,可能存在病毒人传人的迹象。 不过,专家认为,虽然“人传人”有一定概率存在,但不必对疫情感染的出现过于担心或恐慌。 只有在某些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比如接触者自身皮肤破损或者粘膜接触到病人的血液,才会发生“人传人”。 与可以通过唾液传播的狂犬病病毒相比,这种仅通过血液传播的蜱虫疾病实际上并不常见。
被蜱虫叮咬后正确处理
被蜱虫叮咬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蜱虫的口器可能会留在人体皮肤内,很容易感染病毒。 因此,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建议立即就医。 如果无法及时去医院就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自行治疗:
1. 仔细观察被咬伤的皮肤,找到蜱虫头部所在的区域。 一般来说,当蜱虫叮咬人类时,它的嘴会嵌入皮肤,而它的鼻子会留在皮肤外面。
2. 用镊子等细夹子夹住蜱虫最靠近皮肤的部分。 切勿捏蜱虫的腹部或尝试用手指将其捡起。
3、用力相对均匀,慢慢将蜱虫拔出。 拉镊子时注意不要扭转,否则蜱虫的口器很容易被扯断。
4.去除蜱虫后求医网信息,用酒精或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 如果没有消毒剂,可以用温水和肥皂代替清洗。 清洗时应同时清洗受伤部位和手的其他部位。
除了正确的治疗方法外,蜱虫病高发时,外出野外还应注意个人防护。 尽量不要深入草丛。 如果必须外出到野外,应该穿长袖和长裤以保护皮肤,尤其是在活动时。 身体强壮的青少年和儿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他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被蜱虫叮咬了。 即使他们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也未必能够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