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闽商界 来源:闽商界
患者:张某 年龄:82岁 性别:男
医疗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术后)
2. 失血性休克
3. 前列腺出血
4. 前列腺增生症
5. 双肾积水
6. 脑梗死
7. 肺结节
8. 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
9. 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形成
10.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1. 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
主要病情及护理难点:
现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胸闷不适,伴大汗,头昏,部位为心前区,连续时间约数分钟,诉与活动、情绪激动、体位变更无明显相关,否认心慌、反酸、烧心不适,否认腹胀不适,无肩背部放射痛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故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门诊以“冠心病”收住,病程中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近期体力及体重未观察。
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急慢性感染病史;否认有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已全程接种新冠疫苗。
专科阳性检查:
1、2024-2-22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V1-V3 R波递增不良,怀疑前间壁心肌梗死。
2、 2024-02-25 血细胞分析+五分类:红细胞(RBC) 1.72*1012/L,血红卵白(HGB) 56g/L。
3、颅脑CT(2024.3.2):脑白质变性,脑萎缩。
四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左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
4、2024-03-07 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 34.0mmHg,总血红卵白 77g/L,酸碱度 7.46,呼吸指数 2.30,尺度碳酸氢离子浓度 25.3mmmol/L,连续膀胱冲洗状态,引出淡红色液体。
5、自理能力评分:20分
治疗经过:
1.2月22日患者于10:03入院,神志清,精神差,主因: 反复胸痛、大汗3天。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抗血小板、调脂稳斑、改善循环、改善心肌代谢等对症治疗,遵医嘱报病危,记24h收支量,给予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连续吸氧,Ⅰ级护理,测生命体征1次/4小时,绝对卧床、低盐低脂饮食,患者坠床跌倒临床判定法评分为高风险,嘱患者专人24小时看护,每班床边交接跌倒风险因素及跌倒预防步伐的执行情况,患者疼痛评分5分,给予患者保持良好体位,心理护理等。入院宣教已告知,患者表现理解及遵守。
2.2月23日16:16前往导管室于局部麻醉下行主动脉动脉造影术+支架置入术,术前准备已完善。遵医嘱停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连续吸氧。2月24日10:00宁静返回病区。
3.2月25日 患者05:20腹胀、腹痛,伴烦躁,急查床旁超声提示尿潴留,床旁行留置导尿,因患者高龄、前列腺增生,尿管插入困难,故请泌尿外科医师行留置导尿,因患者前列腺增生严重,插入困难,故进进一步行尿道扩张术后插入尿道。
4.2月25日患者于今晨9点左右,起床入茅厕时突发乏力、头昏不适,查体:脉
搏:112次/分,血压: 80/50mmHg,呼吸:20次/分神志清,精神差,双下肢无凹陷
性水肿,巴彬斯基征阴性。可见引流出大量血尿,于10:00患者间断出现嗜睡
状态,考虑失血性休克。2月25日18:46 患者张天平,男,82岁,诊断: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实验室检查及症状:血细胞分析+五分类:红细胞
(RBC) 1.72*1012/L,血红卵白(HGB) 56g/L,输血目的:纠正贫血,完善输血前相关检查;给予输注悬浮红细胞A型RH(+)血2U。今日19:42接检验科田峰医
师电话报危急值: 血气分析:氧分压 26.0mmHg,酸碱度 7.06,。立即冯韩章副
任医师检察病人后指示:患者考虑心肌梗死入院,目前胸闷、气短症状减轻,
心率112次/分。目前给予高流量吸氧,指脉氧监测93%,给予补碱纠酸治疗。
经泌尿科主任商议后,患者尿道出血,失血性休克,急诊行尿道前列腺电凝术。
5.2月26日1.26患者于今日在手术室行尿道前列腺电凝术,患者术中顺利,术后膀胱冲洗为淡红液体,患者麻醉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意识难以恢复,医生复查血气,氧分压偏低酸中毒,给于气管插管术治疗;请示冯韩章副主任医师,患者82岁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前列腺出血性休克,病情复杂,意识难以恢复,病情危重,电话请示外科重症主任商议后,建议转重症医学科,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病情及转科目的,家属同意转科,摆设其转科。
6.3月6日10:由呼吸与危重症转入我科患者经鼻高流量吸氧,指脉氧颠簸在94%左右,心率76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颠簸在140/65mmHg左右,体温36.7℃。查体:意识模糊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均灵敏。连续膀胱冲洗状态,引出淡红色液体。
7.3月11日;患者系前列腺止血、电切术后2周,连续膀胱冲洗,冲洗流速60滴/分,冲洗液清亮. 泌尿科会诊后指示,暂停膀胱冲洗,动态观尿液性状。
8.3月14日;目前肺部感染严重,现转往呼吸内科。
针对此患者有存在以下护理难点?
护理难点:
1.前列腺增生插尿管注意事项,如何预防血尿?
2.对于高龄,营养不良患者,如何做好俯卧位通气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步伐?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步伐?
4.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循证依据
[1].外科护理.
[2].创伤性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中国急救医学 2022.22.
[3].科普吉林
[4]心内科护理通例
现分组讨论,讨论结果如下:
前列腺增生插尿管注意事项,如何预防血尿?
置管方法
1、尿管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尿管对导尿的乐成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十分重要,选用F16-F14超滑型箭头全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其生物相容性好,在插管过程中对黏膜损伤小,血尿发生率低。
2、插入尿管的技巧:对于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插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患者取平卧位,双腿平放分开,露出外阴部。操纵者站在患者右侧,左手戴手套,用纱布裹住阴茎提起,将包皮向后推,袒露尿道外口,右手持止血钳,夹0.5%碘伏棉球自尿道外口向外向后旋转擦拭,消毒尿道外口,龟头及包皮。将盐酸利多卡因胶浆5ml由尿道外口注入,3-5min后插管,插管前用红霉素软膏约3g润滑导尿管前端,红霉素软膏室一种油剂,它可以润滑导尿管,同时它又是一种广普抗生素,能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繁殖,减少炎症性产物在管外的附着,从而减少菌尿的发生。插入12-15cm到达前列腺尿道部时,会感到有阻力,此时不要松手,应该保持一定的推进力,在良好的麻醉和润滑的情况下,导管一般会顺利插入,为防止气囊嵌顿在后尿道而致的黏膜出血坏死甚至尿道损伤,要尽可能的深的插入尿管,这样使尿管宁静进入膀胱,前列腺增生患者可以在气囊内注入灭菌用水5ml。
对于高龄,营养不良患者,如何做好俯卧位通气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步伐?
老年患者有呼吸系统疾病,而且痰液引流不畅时,会感到胸闷,憋气,甚至窒息。研究显示俯卧位通气更有助于促进痰液的引流,使痰液更容易排出。还能改善肺通气/血流比值,提高背侧肺泡复张率,从而有助于肺部健康。
1、体位 要准备俯卧位通气,血要3个软枕。首先,把一个枕头放在头下,然后把两个软枕垫在两臂之间和两腿之间。接纳自然侧卧的姿势,让头部和脊梁保持水平,双臂可以自然地向前伸展,并在双臂之间放一个软枕。双下肢约莫45°角自然屈曲,前后分开放置,保持两腿呈跑步时的姿态和屈曲位置,两腿之间可以用软枕支撑。
2、半卧位 在改良俯卧位通气间隙,我们可以接纳半卧位休息,这种姿势对于防止误吸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床头抬高30°-45°,同时头部后仰,使颈部前驱,头部纵轴垂直于床面。
3、叩背 叩背对于改良俯卧位通气的老人有多重作用。可以资助排痰,改良俯卧位通气,又称大侧卧位通气,利用人工徒手或者器械设备进行翻身,使老人在打侧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步伐?
急性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相应心肌区域供血不敷,使心肌坏死的影响生命的疾病。
1、休息 发病后1-3天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进食 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由护士协助完成,告诉患者及家属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加重。
2、止痛 遵医嘱给予哌替啶或吗啡止痛,定时给予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注意询问患者疼痛的变革情况。
3、保持情绪稳定 当患者胸痛剧烈时,应尽量保持有一名护士陪伴在患者旁边。向患者简要解释其病情及实施抢救步伐的目的。
4、饮食护理 最初2-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随病情缓解逐渐过渡至半流食,软食和普通饮食。食物应易消化,低脂,宜少食多餐。
5、心电监护 在冠心病监护病房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3-5天,若发现频发室早,多源室早,R-on-T现象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应警惕室颤或心脏骤停的发生,需立即通知医生。
6、排便护理 嘱患者排便时严禁用力,以免增加心脏负荷,由于卧床期间活动减少,不习惯在床上排便,进食减少等原因患者容易发生便秘,故心肌梗死急性期通例给予患者缓泻剂。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失血性休克是由于大量出血导致有效循环降低,组织灌流不敷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缺氧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后群,是严重的全身应激反应。
急救步伐:
1、取休克卧位 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并注意保暖。
2、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选择正中静脉,大隐静脉等大静脉,遵医嘱补液,须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3、保持呼吸道通畅:为病人松解衣扣等,解除气道压迫,使头部仰伸,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保持气道通畅,早期以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严重呼吸者,可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护理步伐:
1、迅速增补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选择通畅,粗直的血管至少两条进行补液,并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原则,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输液速度。
2、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接纳平卧位或中凹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组,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及节律变革注意有无呼吸困难,三凹征等,通过吸氧改善病人缺氧状态。
3、用药护理 在血容量增补富足的条件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使血管活性药物及时应从低浓度,慢速开始,并用心电监护仪5-10分钟测血压一次,血压平稳后调整药物浓度和滴速。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心血管内科九病区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