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心血管内科5大常见症状及其护理步调(内科护理论文)心血管内科疾病一般护理通例,

编辑:财经网      来源:财经网     

2024-06-13 23:14:11 

 

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一些特征性症状,病人的典型症状直接提示某种心血管的存在,也有一些症状提示病人需要紧急救治。因此掌握这些症状的基本知识是本专科护士因具备的基本技能。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一下,心血管系统疾病几种常见症状及护理步伐

  心绞痛

心绞痛是一种因冠状动脉供血不敷,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体现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连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

  护理步伐

  1、休息,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协助卧床休息,保持平静直至胸痛消除为止,同时要解开衣领及束缚的衣服。

  2、使用硝酸甘油含片的注意事项

(1)在胸痛发作时,立刻置药片0.5mg于舌下,在舌下稍稍保存一些唾液,让药物完全溶解。服药后最好平躺,以预防低血压。

(2)每隔5分钟重复含服等量的药剂,直至疼痛缓解,如果连续含3次药仍不能缓解胸痛,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应立即来医院就诊。

  (3)硝酸甘油含片应放在暗色瓶子里,并置于干燥处。

  3、适时给予心理慰藉,对易焦虑、紧张的人,可协助其获得心理方面的支持,须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4、须停止所有的活动,日常活动也须受到限制,应协助做好口腔、皮肤和各种生活护理。

  5、制止引起胸痛的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饮酒、受寒、饱餐、便秘等。

  心悸

心悸是指自觉心跳或心慌的一种不适症状。人们感到心悸时,心脏活动的频率可能增快,也可能减慢或正常,节律可能规则或不规则。心悸按有无器质性病变分为器质性心悸和功能性心悸。造成此症的生理行因素有剧烈运动、精神过度紧张;饮用酒、浓茶或咖啡后;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病理因素常见于心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发热、低血糖等。

心悸的发生常与精神因素及注意力有关,焦虑、紧张及注意力集中时易于出现。心悸可见于心脏病者,但与心脏病不能完全等同,心悸不一定有心脏病,反之心脏病患者也可不发生心悸,如无症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就无心悸发生。

  护理步伐

  1、应制止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可使症状加重,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时,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悸,应取半卧位。

2、衣服应宽松衣服的紧束,可增强心脏搏动的感受和引起呼吸困难。

3、饮食如果是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应给予合理的营养,控制钠盐,少量多餐,以减轻水肿和心脏前负荷,多吃水果、蔬菜、维生素,以利心肌代谢,防止低钾,制止饱餐,因饱餐可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悸。

  4、吸氧可行面罩和鼻导管吸氧,因吸氧可提高血氧浓度,对治疗心律失常有效。对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如伴有气急、不能平卧、发绀等症状者也应有吸氧。

5、注意心悸发生的时间、性质、水平、诱发缓解因素和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陪同症状,重点观察心脏的体征,尤其是心率、心律变革。全身情况和生命体征也不能忽视,以利于查明病因。

  气促、呼吸困难

气促/呼吸困难是指病人感到空气不敷呼吸费力,客观体现呼吸活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到场活动,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心源性气促/呼吸困难主要由右心和(或)左心衰竭引起,两者发生机制差别,左心衰竭所致呼吸困难较为严重。

  护理步伐

1、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使横隔下降,肺容量增加,减少呼吸困难;坐位或半坐卧位时两腿下垂,由于重力作用,下半身静脉血和水肿液回流减少,因而回心血量也减少,可使肺淤血和肺水肿水平减轻,改善呼吸困难。

  2、休息呼吸困难时能量消耗大,休息可减少氧耗和能量消耗,改善心、肺功能。卧床休息可较大水平地减轻心、肺、肾功能的损害。

3、环境保持室内环境平静,空气清新及适当的温度、湿度,定时通风换气

  4、有效呼吸鼓励病人多翻身、咳嗽、进行深而慢的呼吸。指导放松技巧,资助减轻焦虑,减缓全身肌肉紧绷水平,改善呼吸形态。

5、饮食食用易消化和不易发酵的食品,预防便秘的发生,因肠内积气和便秘会使横隔上升而影响呼吸运动,便秘还造成排便用力,氧耗量增加,使呼吸困难加重。严重呼吸困难病人应给以流质半流质,以减轻由于咀嚼与吞咽而加重呼吸困难。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富足的热量,以预防脱水、呼吸到黏膜干燥、营养不良及呼吸肌疲劳的发生。肥胖者应控制饮食,减轻体重。

  6、病情允许时,鼓励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水肿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的水分过多。心源性水肿是由于心脏功能减退而使每博输出量不敷。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肾小管回吸收钠增加,引起钠与水的潴留以及静脉压增高,导致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收减少。水肿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门,常伴有右心衰的其他体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静脉压升高,严重时可出现胸水、腹水。

  护理步伐

  1、每天丈量体重,时间摆设在早餐前,嘱病人排尿后,并尽量穿同质量的衣服称重,准确记录收支量。

2、限制钠盐摄入,并监督每天进餐情况。当烹调两个菜肴时,应将食盐集中放在一个菜中以免均分后使得每个菜都无味,也可在烹调时不加盐,除食盐外,其他含钠多的食品、饮料如发面食品、腌制食品、罐头、香肠、味精、啤酒、碳酸饮料等也应限制。

  3、应少量多餐,并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消化道水肿

  4、注意减慢输液速度,防止加重心衰。

5、注意利尿剂的副作用如低钠、低钾等。另外,利尿剂应尽可能在白昼给药,防止因频繁排尿而影响病人夜间睡眠。

  6、因水肿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使皮肤酷寒惨白,应给予适度的保暖,如调整室温、加衣服、热敷等,因其可协助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到达利尿效果,但若有组织发炎时则不可热敷。

7、水肿患者的皮肤、黏膜抵抗力减弱,弹性差,易感染和受损伤,每天至少应擦洗1次并涂爽身粉以保持皮肤干燥,应特别注意保持眼睑、口腔、阴部等地方的清洁。选择柔软衣服、寝室用品,以免皮肤擦伤。

8、进行局部推拿,运用棉垫、枕头、气垫床等,制止水肿部位恒久受压而产生压疮。

  咳嗽、咳痰/咯血

咳嗽是一种掩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进入气道内的异物。咳痰是借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发热病态现象,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者。

当二尖瓣狭窄或其他原因所致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肺水肿,或因右心及体循环静脉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时,肺泡及支气管内漏出物或渗出物,刺激肺泡壁及支气管黏膜时均可引起咳嗽、咳痰。肺淤血致肺泡壁或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可引起小量咯血或痰中带血;支气管黏膜下层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常致大咯血;当出现急性肺水肿时咯粉红色泡沫痰。

  护理步伐

1、接纳舒适姿势,如半坐卧位或坐位。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烟,限制探视人员,以撤除呼吸道刺激因素。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温度以20摄氏度到24摄氏度为宜,湿度一般为40%-50%.

3、喝少量温开水,湿润呼吸道,减少呼吸道刺激,缓解因咳嗽导致的不适。

  4、应制止摄取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或产气食物。

5、施行有效性咳嗽,先进行5-6次深呼吸,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然后浅咳至咽部,在迅速将痰咳出,或者缓缓吸气,同时上身前倾,咳嗽时腹肌收缩,腹壁内缩,1次吸气,连续咳3声。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