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床位1000张,年门诊量62万余人次。 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于一体的“五位一体”三级儿童专科医院。 2022年获批全国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近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暨冰雪体育产业发展论坛”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成功举办。 筑亿泰融传媒记者有幸在本次论坛上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田健院长进行了专访。
关于作者
场地
剑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系,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现任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333人才工程”三级人选、保定市人大常委,保定市科教文卫人大代表。 专业委员会委员、保定市荣誉市民、保定市市政管理优秀专家。 从事医院管理工作多年,在探索医院管理新模式、医院质控管理体系、医院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颇有建树。 短短6年时间,保定儿童医院从二级专科医院建设成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建造
医疗的
塔
贵院荣获河北省“互联网医院”称号,也是保定市首家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的“四级”医院。 您如何看待互联网在医院建设中的应用?
田健
互联网改变了很多场景,包括我们的生活。 就医疗行业而言,我曾经认为互联网起到了支撑和强化的作用,并没有真正改变医疗。 互联网在医院的应用更多体现在在线挂号、在线支付、在线查询结果等方面,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医院更好地服务患者,但并没有颠覆医疗。
转折点出现在抗击COVID-19疫情期间,新确诊的患者能够通过互联网接受诊断和治疗。 我认为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因为互联网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获取核心资源的机会,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 不同地区人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建造
医疗的
塔
对于如何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派遣单位和接收单位成为真正的“家人”,您有什么建议?
田健
在国家区域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输出医院和输入医院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两个不同实体或机构之间的合作。 在此过程中,输出医院希望将自身的品牌、管理、技术等资源下沉,使当地配套医院能够快速提升。
从顶层规划的角度,国家明确要求区域中心建设必须主要依靠输出医院。 这客观上形成了类似于企业的“并购”。 输出医院的文化、管理、技术等被输入到另一个机构。 流程上会有调整,但不能简单理解为“院中院”,更不能简单理解为“一院多区”。 我们需要用更好的方法、更多的智慧推动双方融合,让输出医院与输入医院真正成为“一家人”,才能确保区域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取得良好成果。
▲ 点击查看:【德品医疗】为中国医院打造更智慧的整体护理系统解决方案
建造
医疗的
塔
您认为输入医院和输出医院如何紧密结合?
田健
当保定儿童医院首次宣布托管合作消息时,保定儿童医院原职工工会曾有一些顾虑。 他们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我们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也需要更多地依靠原医院员工的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实施。 因此,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特别关注医院员工的需求,并通过多种方式使其落到实处。 他们觉得北京儿童医院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医院的改善和进步,让他们有收入感、学业获得感、荣誉感,可以共同建设医院。
事实上,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引入医院与依托医院的相互融合不能操之过急。 要用智慧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冲突,让各方共同努力,实现更好发展。 保定市儿童医院实行托管以来,两家医院紧密结合,使医院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截至2022年底,北京儿童医院已选派400余名专家进驻保定,其中7名专家赴保定担任“双主任”,13名专家担任科室主任。 在保定医院,“病人不动,医生动”已成为就诊、问诊、查房、手术、科研、教学、科室管理等方面的常态。 此外,医院还建立了双向转诊、疑难病例会诊、危重病人转诊绿色通道,让危重症患儿能够及时享受到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
建造
医疗的
塔
请您谈谈贵院未来的发展规划。
田健
依托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决策,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医疗卫生合作的典范,并于2022年成功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未来,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恪守“德、和、诚、自强”的院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儿童服务”的原则,以“服务健康”为宗旨,努力打造值得信赖的儿童医院。 依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优势,以服务雄安新区、缓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为目标,不断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在儿童疾病预防、与北京儿童医院在诊疗、科研、成果转化、教学、人才培养、健康管理、智慧医疗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合作。
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张、区域分布均衡的目标,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将辐射和带动区域儿科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用艰苦奋斗、奉献精神走上新的考试之路,全力打造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看病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