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推荐一本好书《从书本到临床----诊断思维提升》(内科临床思维)从一本书开始作文,

编辑:ka981      来源:ka981     

2024-06-13 02:46:18 

 

带实习医生时,学生们就经常问我一个问题:老师,有什么好书可以资助我们做医生?

在微博上,也有一些年轻医生发私信问我:有什么好书可提升自己临床看诊的能力?

我就拿自己的经历说说感受。

我读硕士研究生时,除了姐姐给我购买的一本英文影印版的《哈里森内科学》外,我手里就是北京协和老师们出的几本疑难病例讨论书籍。好比,《内科疑难病诊断---协和医生临床思维例释(第2集)》(后简称《内科疑难病诊断》)

但这些书我都读的困难,有些云里雾里。一方面是自己英文欠好,读起来很困难(至今也没能通读完《哈里森内科学》)。另一方面是自己临床知识有限,看病例讨论时有些吃力。

但好处是视野被打开。

随着自己学业进步,硕士实习轮科训练时经过老师们的熏陶,点拔,甚至是狂风雨的捶打后,再看《内科疑难病诊断》就感觉很差别了。

后来结业后到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又看到了北京协和老师们出的《内科临床思维基本功释例》。

《内科临床思维基本功释例》以症状为纲目,用一个个具体病例来讨论症状和体征的诊断价值,以及合理的诊断思维。

其中症状、体征的对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的讨论是其特色,是国内很多相似主题书籍里所没有的。

我个人觉得《内科临床思维基本功释例》几乎可以作为 临床带教老师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医学生的自学纲领。因此是我带实习医生时最常推荐的书籍。

但还是有实习医生说,感觉这些书籍不敷接地气。

其时觉得,医学专业书籍能接地气吗?

现在,我终于看到了。那就是陈罡和孙轶飞著写的《从书本到临床----诊断思维提升》。

陈罡老师曾经写过一本写年轻医生的小说《因为是医生》。我很荣幸得到陈罡老师的赠书。其时读《因为是医生》的感觉,就像看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这次又很荣幸得到陈罡老师、孙轶飞老师的亲笔签名的赠书。

《从书本到临床----诊断思维提升》是用带教老师与实习医生的对话模式。引领读者从实习医生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个病例。

以“发热、咽痛”的章节为例。

第一个场景里是一个冠心病十几年的老年病人。根据很多人的惯性思维,咽痛会怀疑心绞痛的放射痛而累及咽喉部。

但是,心电图,指脉氧饱和度不支持严重的心脏事件,而发热+呼吸费力提示高危。而带教老师立即叫了耳鼻喉科的急会诊。

这就是高水平内科医生的知识广博度。

根据我的观察,能根据发热、咽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而想到急性会厌炎这一急诊状况的内科医生并不多。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医生培训的广度不敷好。内科医生对耳鼻喉、眼科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欠缺。

但是,会厌炎是急诊,是可以引起窒息死人的。

不明原因的发热是内科医生们的最具挑战性的临床课题。

《从书本到临床----诊断思维提升》讨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热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