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新瑞实力π丨夏忠军、蔡宋浩教授:力求最佳缓解,及时转换治疗,一例高龄高危MM患者病例解析(血液内科病历)夏瑞鑫散打,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2024-08-04 22:46:58 

 

导读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多发于老年。卵白酶体抑制剂(PI)已成为MM治疗的基石药物,以PI为基础的连续治疗方案可为MM患者带来更多获益。伊沙佐米作为首个口服PI,在MM治疗中具有疗效可观、耐受性良好、停药率低的优势,可作为连续治疗的优选。

“新瑞实力π 多发性骨髓瘤最佳连续治疗案例分享项目”通过分享真实世界MM患者的治疗情况,探索连续治疗方案的优化。本次由汕头市中心医院蔡宋浩教授分享一例接受同类药物转换(iCT)治疗的高龄高危MM患者的病例情况,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夏忠军教授进行点评。医脉通现将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蔡宋浩 教授

汕头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 委员

汕头市医学会血液内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

病例简介01基本信息

女性,71岁。2021.11因“咳嗽伴胸痛2月余”至医院就诊,门诊查胸部CT考虑转移瘤可能,收住院治疗。既往高血压病病史,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

02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

通例:WBC 9.41×109/L,HGB 139g/L,PLT 275×109/L。

生化:ALB 37.90g/L,GLB 51.60g/L,TBIL 13.20umol/L,ALT 16.00U/L,AST 20.00U/L,LDH 227.00U/L,Cr 81.30umol/L,GLU 5.36mmol/L,UA 424.00umol/L。

肿瘤指标:CEA 1.9ng/ml,AFP 2.62IU/ml,NSE 18.77ng/ml,CYFRA21-1 1.39ng/ml,SF 266.1ng/ml。

免疫功能:IgG 43.40g/L,IgA 0.43g/L,IgM 0.20g/L。

β2-微球卵白:3.66μg/ml。

血清免疫卵白电泳:ELP上有一条M卵白带,与抗IgG和抗K形成特异性反应沉淀带,与抗IgD、IgE均未形成特异性反应沉淀带。

尿本周氏卵白电泳:ELP上有一条M卵白带,与抗K和抗Kf形成的特异性反应沉淀带略显异常

乙肝、丙肝、HIV、梅毒指标(-)。抗核抗体(-)。

影像学检查

PET-CT:颈5、颈6、胸1椎体及附件、胸12椎体、右侧肱骨考虑MM改变,伴颈6椎体病理性骨折

PET-CT结果:1.颈5、颈6、胸1椎体及附件、胸12椎体多发异常信号,符合MM改变,伴颈6椎体病理性骨折。2.颈椎退行性变:颈4~6椎体边沿轻度骨质增生,颈2/3-颈6/7椎间盘向后突出,颈4/5-颈6/7层面椎管及颈5/6、颈6/7双侧椎间孔变窄。3.胸椎退行性变:胸椎骨质增生,胸12/腰1椎间盘向后突出,胸7/8右侧、胸8/9左侧、胸9/10双侧、胸11/12及胸12/腰1左侧黄韧带肥厚,同层面椎管稍变窄。4.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骨质增生;腰2/3-腰4/5椎间盘向后突出,同层面椎管及双侧椎间孔狭窄。腰背部皮下软组织水肿。5.右侧肱骨头软骨面下骨质侵袭,肩锁关节退变;右侧冈上肌腱远端、肩胛下肌肌腱I-II级损伤。6.右侧肱骨异常信号影,增强扫描可见强化,亦考虑MM改变,未排其他。

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正常,粒、红两系细胞形态大抵正常,浆细胞易见,占有核细胞7.6%

骨髓流式:可见异常浆细胞

免疫组化:造血组织增生活跃,粒、红两系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未见减少,浆细胞弥散分布(比例<20%),可见单克隆浆细胞增殖,考虑浆细胞骨髓瘤(PCM,κ型)可能

基因突变:可能存在RB1位点缺失、D13S319位点缺失、p53位点缺失。

染色体:46,XX[20]。

03诊断

MMIgG-κ型,DS分期 Ⅲ期,R-ISS分期 Ⅱ期,mSMART分层 高危),伴高血压

04治疗经过

2021.11-2022.4 行6周期VRd(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

2021.12 因颈6椎体病理性骨折并颈段脊髓损伤,行“颈6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胸12椎体PVP术”。

2022.4 复查M卵白7%,Fκ/Fλ-轻链比值1.250,MRD 1.2%,疗效评估部门缓解(PR)。予以转换治疗方案为IRd(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患者接受10周期IRd治疗,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复查M卵白1.3%,Fκ/Fλ-轻链比值1.100,疗效评估非常好的部门缓解(VGPR)

10周期IRd方案治疗过程中M卵白及Fκ/Fλ-轻链比值变革情况

05病例小结

该例患者MM诊断明确,予以VRd治疗后仅获得PR,为求更佳疗效,iCT为IRd方案治疗,10周期后疗效评估从PR提高为VGPR,且治疗期间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大咖点评

夏忠军教授:PI是MM患者治疗的基石药物。一项开放、随机、针对新诊断MM(NDMM)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不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与非基于PI的治疗相比,接受基于PI治疗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明显改善[1]。

但在注射类PIs的实际应用中发现,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反复静脉或皮下给药的负担及药物毒性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基于PI的治疗中断,患者生存未得到最大获益。伊沙佐米作为首个口服PI,有望改善注射类PIs的困境。一项研究将US MM-6研究(经3周期V-based诱导后iCT为IRd方案)和INSIGHT MM研究(连续V-based方案)中疗效评价≥疾病稳定(SD)不适合移植的NDMM患者进行二次分析,结果显示IRd组与V-based组的校正后总缓解率(ORR)分别为74.1和57.5%(P<0.0001),IRd组和V-based组分别中位随访20.3和15.8个月后,两组中位PFS均为不可估计(NE),24个月PFS率为85.7%和76.5%,24个月OS率94.0%和84.9%,说明注射类PIs转换为口服类PIs具有较好疗效,患者可获得更深缓解[2]。

该例患者为高龄女性,MM病史多年,此次考虑MM转移入院,入院后予以VRd方案治疗,疗效仅达PR,M卵白水平仍较高,予以iCT为IRd方案治疗,10周期后复查M卵白较前进一步下降,疗效评估提高至VGPR。蔡宋浩教授所在中心共13例患者接受iCT治疗,iCT前后患者PR率分别为77%和54%,CR率分别为23%和46%。综合研究结果及临床应用结果可见,对于部门患者来说,及时进行iCT,可使患者获得更深缓解,进一步延永生

夏忠军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血液肿瘤科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会老年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姑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UCOM联盟广东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 Durie BGM, Hoering A, Abidi MH, et al. Bortezomib with len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versus len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alone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yeloma without intent for immediate autologous stem-cell transplant (SWOG S0777):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Lancet. 2017;389(10068):519-527. doi:10.1016/S0140-6736(16)31594-X

2. Rifkin RM, Costello CL, Birhiray RE, et al. 2022 EHA. Poster 947.

编辑:Josephine审校:Evelyn排版:Cherry执行:Moly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通报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负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置惩罚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