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想炫耀吗? 当心! (民生愿景)
微整容变“风险整容”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河南郑州小赵,半年多来一直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微整形的价钱,疼痛源于一次鼻梁手术。 “以前我的鼻梁两侧很宽,鼻尖也很大,不美观。我想让它看起来更精致、更挺拔。” 她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一个“微调”。 去年6月,她找到当地一家广告多、信誉高的私立整形机构,花了6万元做了手术。 “没想到现在鼻子都被堵住了!”
小赵多次去私立整形机构洽谈。 “一开始他们说是恢复期,鼻塞很快就会消失,后来鼻子不时流血,他们说是息肉。我问如果我的鼻孔是一个怎么办?” “一大一小?他们提出要给我修复,可谁敢……你还要继续让他们做手术吗?” 小赵发现,被这个机构欺骗的不止她一个人。 “听说这里的医生没有医师资格证。”
来自上海的小张今年20岁出头,一直想要一双双眼皮。 去年3月,他去上海一家医院做了双眼皮手术。 手术后,他的眼睑未能完全闭合,导致干眼症、角膜炎等疾病让他饱受折磨。 “主刀医生回避见我,医院工作人员说,如果我签了手术同意书,就要承担后果。我要求提供相关文件副本,但他们拒绝提供。”
吉林长春的何女士去年2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到当地一家美容医院做了双眼皮和开眼角手术。 她特地加了500元,请了一位“整形专家”来进行手术。 整个手术花费近万元。 然而,所谓的“专家”并没有让她变得更美丽。 “两侧双眼皮一侧宽7毫米,另一侧宽9毫米。他们宣传可以精确到0.01毫米,但现在两只眼睛大小不一样。” ,连右眼都很难睁开。”
每个人都有一颗爱美之心。 中国医美安全信用峰会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医美行业增长超过40%,总服务量超过1000万例,超越巴西,成为医美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 业内预测,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在众多的医疗美容服务中,双眼皮、隆鼻、丰唇、注射美白、注射瘦脸等微创整形项目因其成本低、变化大、痛苦相对较小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顾客。 。 爱美之人,但像上述那样遭受伤害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
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医疗美容整形涉及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例上升6%,部分消费者因未使用美容产品而毁容。 2016年,美容美发投诉仍位居服务类投诉首位。 前十名中,医疗美容占比约16.4%; 2017年前三季度,医疗美容类投诉占美容美发投诉的17%以上。
时下流行的美容“小作坊”
“现在的年轻人都非常爱美,随着寒假的到来,春节的临近,很多人都会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微整形。我劝大家保持理性,不要急于追明星脸、网络明星面孔、高端产品,毕竟鼻梁、尖下巴手术,手术、注射都是有风险的。” 中国消费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盲目、冲动的爱美是消费者整容“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冲动的爱美人士到底是什么心态?
来自湖南长沙的姜女士在一家网络公司担任主播。 她看到圈里很多人在做微整形,去年她也经历过。 “打了瘦脸针,打完针后脸真的变小了!” 她找到了一家知名的私人美容机构,在当地开设了几家连锁店。 “他们有明星代言,广告也很多,看起来很有能力,也很靠谱。”
瘦脸注射并不便宜。 江女士脸颊注射一针进口肉毒毒素就花费了2800元。 店家告诉她,如果想保持脸型,需要注射三次,每六个月一次。 蒋女士咬牙干脆做了个“永久瘦脸”。
打完针后,蒋女士感觉脸颊两侧酸痛,连鸡骨头都咬不动了。 “有什么副作用吗?不会是肌肉无力吧?” 她有些担心,但医生告诉她,完全没有副作用。 然而,距离第一次注射已经过去快一年了,她仍然很难吃硬的食物。 她还听说,有些人打针后脸变得僵硬,“笑容都歪了”。
为什么要进行整形手术?
“当我看到丑陋的人变得美丽时,我情不自禁。每个人都想变得美丽。” 姜女士说,她在备孕期间,因为不耐烦,就去打瘦脸针。 您对美容医院有何看法? 我没有亲自核实过注射医生的资质以及是否有医疗资格证书。 她对医院的信任基本上取决于网络搜索和她身边的案例。 “作为一个敢于割双眼皮的人,我还害怕打针吗?相比之下,风险要小得多。”
也有胆子更大的,直接接受“小作坊”式的微整容手术。
小鲁是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 他平时很注重时尚美。 她觉得自己眉毛很少,看上去没有光泽。 “说到眉毛,每隔一两年就会有一个新的趋势。以前流行一字眉,最近流行水滴眉,所以眉毛的形状一直在变化。” 去年年底,经同学介绍,她加了微整形微信。 “就是那种纹眉、补水针、双眼皮手术、卖进口化妆品什么都有的微商。”
因为熟人和老乡的关系求医网,小鲁享受了“优惠价”,花了2400元得到了一套“半永久眉毛”。 她解释说,半永久纹身是褪色纹身,可以持续两年。 一旦它们褪色,就可以用新的眉毛形状替换。
微商没有正规门店,所有纹眉、注射都是上门服务。 谈好价格后,第二天就有化妆师敲开了小鲁的门。 见对方只带了一支绣花笔,小鲁问道:“装备这么简单,我会不会被感染?” 化妆师向她保证,不会刺穿真皮层,无痛又安全。
小鲁回忆,40分钟的上色过程中还是有些疼痛,有些地方还渗血,但后来就恢复得很好。 再加上身边的朋友很少有感染的情况,他心里就放心了。 “半永久治疗分为两次,一个月后,我又纹了一个纹身。”
这个微商团队有好几个人,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做广告。 “他们的业绩还不错,一天接两三单就能赚五六千块钱。” 小露说,对方曾经告诉她,她是被美容培训机构培训的,甚至还去韩国参加过比赛。 “但我没有看到培训证书,感觉他不是专业的医学生,而是一个私人小作坊。”
非法整形机构存在风险
“有些商家声称,他们的员工是美容培训班出来的,或者去韩国培训的,几周甚至几天就可以成为高手。我认为这是完全不可靠的。速成培训不能让商家有从事美容的合法性。”医疗美容。没有国家相关规定,没有管理机构的资质认证,没有资格进行注射或进行手术。”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龙晓说。
药监局对于药品、注射剂、激光、超声波手术刀等医疗器械的使用也有明确的要求。 例如,肉毒杆菌毒素属于国家管制药品,必须通过合法采购程序获得。 “正规的药物在微商、发廊里基本买不到。然后还有美白针,效果也不准确。有的是淡斑的,有的是维生素合剂,在国内还没有批准使用。”希望大家不要花钱上当。” 龙笑着说道。
微整形手术有哪些风险?
微整形看似微创无忧,但安全要求一点也不低。 外行人不懂血管的解剖,对药品的使用也了解甚少,所以毁容的风险很高。 专家指出,假冒注射玻尿酸、肉毒毒素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且因价格低廉而受到青睐。 这些廉价的玻尿酸其实很可能是国家禁药奥美,还有一些所谓的走私肉毒毒素注射后可能会导致肌肉无力。
微整形失败后容易修复吗?
“近来,到仁安医院寻求修复的毁容病例越来越多,仅2017年就增加了近20%。” 龙晓表示,任何二次修复都比第一次整容难度更大,轻者就像假打针一样。 药物造成毁容,修复困难。 然而,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血管栓塞、皮肤坏死、眼睛失明,几乎无法修复。
回顾毁容者受害者的原因,龙啸分析,大致有三类:一是谋取利益。 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喜爱廉价产品,容易上当受骗。 龙晓说,她还接到过隔壁宿舍做微商的同学被注射整容毁容的案例。 二是省事。 有些人认为公立医院排队时间长,缺乏隐私,干脆去私立机构。 但他们自身的识别能力不高,很容易落入陷阱。 三是轻信介绍。 听一些所谓的熟人、朋友推荐,效果不错,我就一一拿了,但最后都去了没有资质的地方。
“别冲动,爱美的话,也要理智,毕竟针一旦进去,刀出去,就无法收回了。” 龙啸说道。
“近年来,与微整容相关的投诉和纠纷不断增多,一些不具备资质的黑店和个人开始做医疗整形,未经卫生部门、食药监部门许可,竟敢进行手术、注射。”他们完全是被巨额利润所驱使,才敢这么做,只求利润。” 刘俊海说道。
刘俊海认为,消费者维权应分为事前和事后。 “事先一定要看清楚广告,认真签订合同,擦亮资质,不要迷信好评。很多整形广告都有欺诈嫌疑,好评是可以造假的。关键要看资质,之后一定要妥善保存整容协议、合同、扣款文件、和医生的聊天记录、电话记录等,如果受伤可以找第三方医院做必要的医疗以法律认可的方式评估和确定证据。”
医疗美容市场正在疯狂增长。 如何控制呢?
刘俊海指出,投诉纠纷频发,说明当前监管确实存在漏洞和盲点。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整形交易是跨地区、跨行业、跨市场的。 卫生计生、工商、食药监、网信、公安等部门要形成监管合力,建立信息共享、协同执法合作。 制度机制可以提高违法成本,降低维权成本,防止消费者出现“杀牛讨鸡”的局面,营造安全健康的市场生态环境。 (本报记者 邱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