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入局门槛低:一两百万元就能收购一家整形机构

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整形   医疗   美容   并购   南都

2023-11-20 14:02:24 

求医网信息

近日,广东一家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施哲(化名)有些犹豫:他的合伙人有上市经验,想把机构上市,但他觉得没那么容易。 他告诉南都记者:“场地虽然不小,但净利润不高,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可能损失数百万元。而且投资门槛低,同行太多,所以很容易转移大量资金。” 客户来源。”

对于医美行业来说求医网资讯,困惑和冲突始终存在。 一方面,增长速度迅速,但在“野蛮生长”的同时,也因鱼龙混杂、手术不规范等问题而被诟病; 另一方面,虽然投资门槛低,一两百万就可以入局,但想做大、做强并不容易,“多小而散”仍是现状。

不过,今年以来,受行业快速增长和强劲发展势头的消息影响,医美概念股屡屡显着走强,医美上市公司重新进入机构视野。 基金公司等机构开展密集调研,有的医美企业甚至接待了近百家研究机构。 与此同时,医美行业的并购正在从跨行业并购转向行业内并购。 超大型医美龙头有望涌现,行业加速走向两极分化。

进入门槛低:

一两百万就可以买整形机构

医学美容是指整形手术,例如隆鼻和隆胸。 与美国、韩国等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医美行业起步较晚。 随着医美市场的规范化以及80后、90后、00后等核心消费群体的崛起,近十年来我国医美需求呈现井喷趋势。 。

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嗅觉敏锐的人涌入医美行业:有人从整形机构出来,自主创业;有人从整形美容机构走出来,自主创业;有人从整形美容机构走出来,自主创业;有人从整形美容机构走出来,自主创业;有人从整形美容机构走出来,创业。 有些人从其他行业赚了钱,所以他们加入了一些整形外科医生,卷起袖子开始做起。 一个场景; 也有生活美容店老板利用自己的客户资源,转型为医美……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医疗美容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近70%的相关企业是五年内注册的。 2019年,我国新增整形相关企业超过8200家,年度注册量创历史新高。 以工商注册为准,2020年我国新增医疗美容整形相关企业7800多家。

丽都整形美容医院好_丽都整形美容医院_丽都美容整形医院如何

“现在投资医美的资金门槛很低,便宜的时候200万就能搞定,甚至有100万以上的。”广东资深医美专家赵阳(化名)说,告诉南都记者:“进入医美行业是最快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花一两百万买个开不了的整形机构。当然,如果你愿意从头开始的话,四五百万就可以搞定。”

许多投资者抱有很高的期望,至少在时间成本方面是这样。 赵阳说:“一年、一年对他们来说一般都可以接受。他们希望在一年之内,能够通过渠道、传销等方式吸引到足够多的消费者,尽快回笼资金,然后扩大再生产。”等你的钱包变重了。”

医美行业的强劲增长自然吸引了巨头的角逐。 近年来,大量资本开始布局医美行业。 例如,红杉资本、经纬创投、IDG等金融投资者投资医美APP,恒大、苏宁、浪子等产业资本投资医疗机构。 除了传统医美机构不断增多,新氧、更美、悦美等一大批互联网医美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纷纷上榜、撤回:

医疗事故风险频发,极大削弱市场信心

虽然入局者众多,但目前大多数医美机构“小而散”。 虽然行业正在向连锁规模的综合性大型医疗美容机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障碍。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新三板上市作为上市跳板。 不过,对于医美企业来说,即使在新三板上市,前景也未必明朗。

丽都整形美容医院_丽都整形美容医院好_丽都美容整形医院如何

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在国内新三板挂牌的医美机构包括伊美尔、华韩整形、永成医美、丽都整形、利美康、俏吉人、荣恩集团、春天医美、睿兰医疗等。美妆、京都时尚、希斯、百会医疗等。不过,继2017年Ymel退市后,永成医美、丽都整形、乔佳人、春天医美、百会医疗、瑞兰医美等也黯然离场。市场上,其中只有不到一半仍在上市。

从A股来看,目前主营业务为医疗美容的上市公司极少,几乎全部都是通过资产收购的方式进行布局。

例如,朗姿股份有限公司(.SZ)于2016年新增医疗美容服务业务。华东医药(.SZ)于2018年收购英国上市医疗美容公司%股权,发展国际医疗美容业务。 同年,LED制造企业光普股份有限公司(.SZ)通过收购重庆君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迈出了医疗美容产业布局的第一步。

医美行业为何缺乏大而强的专业机构? 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乱象不断涌现,医疗纠纷风险较高,市场信心受到阻碍。

即使成功上市,股价也很容易暴跌。 2019年10月,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海外实体医美国际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 开盘价12.16美元,但上市首日下跌16.42%。

对于鹏爱医疗上市后表现不佳,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可能与医美行业医疗事故频发有关。 截至4月11日,医美国际最新股价收于7.42美元,较发行价下跌近40%,市值仅为1.75亿美元。

对于文章开头提到的石哲来说,这也是他主要关心的问题之一。 虽然一直小心翼翼,但施哲的门诊这一年里还是遇到了两三起惊心事件。

“有时候很难说清原因,但很多都和医生的经验和态度有关。其中一个就是有消费者说,吃了玻尿酸后眼睛很疼,看不清东西。”施哲缠绵地说。恐惧:“当我赶到现场时,我发现医生在一个细节上没能做好。幸运的是,他们在这些事故中都被成功救出,但当时我太震惊了,我爆发了一场灾难。”冷汗,我已经过了知命的年纪了,只希望自己能够平平安安,没错。”

频繁发生的医疗事故让很多专业投资者望而却步。 一位在深圳从事医疗投资的人士告诉南都记者,虽然他身边已有朋友已经在投资医美,但他仍持谨慎观望态度。

线上线下费用大:

高昂的营销成本拿走了大部分利润

在医美产业链中,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中游医美平台相比,下游医美机构在利润方面要弱很多。

高昂的营销成本让不少整形医院抱怨不已。 中国整形外科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眼鼻综合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银子告诉南都记者,医美机构的营销费用,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都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

他说:“如果走线下,一般收入的50%到60%会被拿走;如果走线上,费用不低,而且不等。比如,如果你在第三方平台上推广,你的收入就会被拿走。”自然要支付结算费,产生交易后,还是要支付佣金的,即使没有产生交易,只要有人点击,你就得支付点击费。

丽都整形美容医院好_丽都美容整形医院如何_丽都整形美容医院

医美行业一直有“暴利”之说,但在很多下游从业者看来,这已经成为过去式。 在当前财税不断监管的情况下,加上获客、人工、材料成本的增加,很难再现“巨额利润”。 医院赚钱越来越难,很多医院甚至出现亏损。

艾瑞咨询《2019中国医美行业趋势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医美结构中获客营销占比高达30%-50%,其次是医疗服务和制药设备采购,占比分别为15-25%。 和10%-20%。 咨询销售占3%-7%,行政管理最低、最不关心的占2%-3%。 “因此,医美行业平均净利润可以在1%-10%,否则可能会出现长期亏损。”

并购整合转型:

并购正加速从跨行业并购转向行业内并购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毫无疑问,医美行业仍然是朝阳行业。 3月27日,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预计2024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综合对比国内外医美渗透率和消费金额等指标,中而长期来看,我国医美行业仍有5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这个朝阳产业真的能如火如荼吗? 从目前的势头来看,端倪已经显现。

医美业务在众多上市公司营收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且增长速度很快。 以朗姿股份为例:根据其近期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医美业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带动公司整体业绩上升。 其中,医美业务收入81299.0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13%。

与此同时,医美行业并购加速,今年不少上市公司宣布已扩张或正在扩张版图。

例如:老牌制药公司康哲药业于2021年2月1日收购了一家专业皮肤线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份; 朗姿股份有限公司拟利用自有资金1.25亿元,以有限合伙人身份投资设立医疗美容公司。 股权并购基金; 华东医药拟收购公司持有的西班牙能源医疗美容器械公司100%股权。

与2016年、2017年房地产、服装等产业资本进入医美领域的跨行业并购相比,近期的并购整合出现了明显变化。 华安证券研究表示,此次以行业内并购为主,大型连锁机构利用资本杠杆积极开展连锁品牌扩张和业务延伸。 在行业持续高增长和资本杠杆效应下,超大规模医美龙头的诞生有望。

除了超大型水龙头,走“小而精”路线或许也是趋势之一。 多位受访者表示,未来行业预计将出现两极分化,大型医美机构走品牌路线,小型机构则靠口碑。

王绪斌对此深有体会。 2015年,他投资了一家诊所,但因利润太低而失败。 2019年开始担任广州瑞思医疗美容诊所主任时,他汲取了之前的教训,建议投资者打造医生IP路线。 虽然场地面积不大,只有六七百平方米,但这一次还是成功了。 。

“第一次投资很大,1000万多元,面积2000多平米,我们线下合作丽都整形美容医院,结果中间商拿走了50%以上。拿走房租、人工后,王旭斌告诉南都记者:“第二次,只有我两个医生,但主要靠口碑,打造医生个人IP。”平时在一些平台上做科普,多分享,口碑也逐渐提升,现在客户群很稳定。”

他认为,无论大还是小,医美机构要想长久繁荣,必须依靠规范的管理和安全的技术。

采访撰稿:南都见习记者王宇峰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