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中医讲究“阴阳调和,通身调理”,而西医则讲究“局部施治,对抗治疗”,近些年来,中西医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有不少人来问大侠,看病究竟是中医好还是西医长,大侠往往都微微一笑,因为这个问题在目前来看是无解的,而中西医,治疗的目地是相同的,只是治疗的方法和理念差别罢了。占优势的究竟是中医还是西医,大侠可以做的一一就是罗列出中西医的这些差别,评判的事儿也只有你们能做了。
一、中医代表的是优秀的草药文化,而西医代表的是现代高科技的制药文化
中医:古有华佗刮骨疗伤称外科鼻祖,又有李时珍尝百草而知其功效,丰富的施治经验和药方是中医的核心竞争力,无数的病例和经验使得一些药房是目前科学无法解释的,经有先人一代代的完善和增补,可谓是饱含了无数经验和结果的魁宝文化。
西医:现在科学下发扬光大的西方药剂文化,通过对各种药物成份功效的研究,将一些成份组合起来治疗局部病症,以科学的方式分析出来功效和副作用,药物直达病灶,是发展于科学之下的现代文化。
二、中医施治如火底去柴,西医施治如沸锅添水
中医:中医施治,讲究全身调理,也就是说通过全面性的调理到达治愈局部病症的效果,犹如釜底抽薪般的治疗方式,往往是治一而治通身。
西医:西医施治,讲究局部治疗,药效直达患处,也就是通过合成药剂,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让药物直达患处,到达治疗的目地,往往是治一就是一。
三、中医治病看重精气神,西医治病看重红肿胀痛和血尿粪便
中医:中医上诊治的主要方法是“望闻听切”,也就是通过“观其气色”“听其声音”“询问症状”“把其脉搏”,看中的是精神是否饱满,神色是否正常,经脉是否通畅。
西医:西医诊治主要是看身上的一些反应和变革,通过检查局部红肿胀痛及尿液粪便情况,确认病症,進行针对性局部治疗。
四、中医用药靠经验,西医用药靠结论用药,顿服区别甚大
中医:中医用药分温热寒凉平,把差别的要分为差别的类型,针对施治。药物作用又分升降浮沉,指的是药物作用的趋向,升指升提举陷,降指下降平逆,浮指上行发散,沉指下行泄利。中医里的顿服是指一次性将药全部服完,主要是为了让药力集中,迅速作用。
西医:西医用药分成人儿童类,加减同药,也就是说,儿童和大人同样的病症是服用同样的药物,只是量差别罢了。西医里的顿服更多的指将一天的药一次性服下,主要是为了顺应人体的正常生理规律,每天的一次顿服即可维持疗效24小时以上。
五、中医更独立,西医更系统
中医:中医治病,只需要一个老中医,即可完玉成身的诊治,更像一个完整的一站式诊所。
西医:西医分差别的科室,差别部位的病需要到差别的科室检查治疗,更像是一个几层高的医院,满满的都是差别的科室和区域。
六、中医可以“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而西医一般为同病同治
中医:中医在遇到同样的病症时,差别的体质也会影响用药和治疗,相对来讲更加灵活。
西医:同样的病症一般都有系统的诊治方法,大同小异,用的药物和手段基本相同,灵活性较差。
七、中医喜于神,西医喜于形
中医:神是属于看不到摸不到却真正存在的东西,中医讲究精气合一,通过对“神”的掌握,指导治疗,尤以内科疾病为最佳。
西医:形是一个可以看到又可以摸到的物质,如车祸、刀枪伤、骨折等以西医为最佳。
八、中西医的治疗方式大为差别
中医:中医以“中药、针灸、拔火罐、四诊”为主。
西医:西医以“药物、手术、激光、化疗”为主。
九、中医以调理为主,西医以对抗为主
中医:中医对待病症时,讲求调理而自然改善,到达调养改善治愈的目地,更有点哲学的味道。
西医:西医主要是看中局部病变,用一些步伐和方法,消除病灶,通过和疾病对抗式的治疗,到达治愈的目的。
中西医之间的区别远不止这些,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而西医文化又布满了现代科学智慧,种种区别难以言尽,大略的大抵有这些,陪同着人们观念的主要开放,中西医结合治疗越来越成熟,民间对中西医也有着差别的看法:
1、中医让人稀里糊涂的活;西医让人明明白白的死。
2、中医给人找健康,西医给人找疾病。
3、中医治病抽丝剥茧,西医治病杀鸡取卵。
4、中医中药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西医西药断章取义,旧除新添后患无穷。
过度的夸大西医或中医的作用都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因为中医是老祖宗传下的就盲目的信任,也不能因为西医是现代科学,就盲目的贬低中医!未来,中西医的碰撞还将继续,又会擦除怎么样的火花,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