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陈纪言教授:从冠脉介入到高血压防控,多重身份同一使命女排名将李月明:最美副攻手,二婚嫁美国丈夫,今54岁婚姻幸福(内科临床诊疗指南)陈纪言的出诊时间,

编辑:shixunjie      来源:shixunjie     

2024-07-26 11:57:36 

 

日前,JACC子刊刊发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牵头的一项多中心研究。研究发现,对于慢性肾病患者,简化水化方案不劣于尺度水化方案,且未增加急性心衰风险。同期述评专家对此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这项研究结果有望改变临床实践指南,根据新证据简化既往复杂的水化方案。”

陈纪言 教授

这项研究的牵头人是中国高血压联盟副秘书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陈纪言教授,他是我国最早开展冠脉介入治疗的术者之一,还是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领域享誉国际的专家,曾开展我国首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慢性闭室冠脉介入治疗。

在兼顾临床技术与科研创新的同时,前段时间,他又有了新身份——担当第七届中国高血压联盟副秘书长,他说:“心血管病可防可治,作为心血管医生,不能只关注疾病的治疗,管理好上游因素至关重要。”十余年前,陈纪言教授就领导团队筹建了广东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病研究室,取得了累累硕果,未来他将在高血压防控这条路上继续披荆斩棘。

勇立潮头

推动冠心病介入技术普及与创新

1293 932!这是2022年我国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注册总病例数,居全球第一。在病例数增长的同时,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例数、药物涂层球囊应用等质控数据也颇为亮眼,印证着我国正从介入大国迈向介入强国。

作为我国最早一批开展冠脉介入治疗的术者,陈纪言教授介绍,自1984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入中国至今,历经了从技术引进、学习、推广、规范、提高到创新的过程。他感慨道:“现在年轻医生学习介入技术有了更为便捷的平台和路径,2~3年就能掌握技术要领。但在介入技术刚引进中国的学习初期,我们走过了近十年艰难的探索过程。”简直如此,如今已面向全国普及的PCI技术,最初需要请国外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前辈们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摸索前进,不停推动着我国冠脉介入技术、器械以及疾病诊疗模式、患者救治体系的推陈出新。

千禧年之初,陈纪言教授在与日本医生的交流中了解到了更为复杂的CTO——这是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一块“硬骨头”。“此类患者病情往往非常复杂,治疗布满不可预测性,因此术者无规律可循,只能见招拆招,面对差别问题摸索对应的有效对策。”陈纪言教授介绍,一开始只有少数医生掌握CTO介入技术,同道之间经常在学术会议上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后来随着对这一技术有兴趣的医生越来越多,我国心血管领域专家学者逐步组建了CTO俱乐部等学习交流组织,为CTO介入治疗的学习和推广搭建了平台,也进一步加速了技术的成熟与普及。

近年来,掌握CTO介入技术的医生数量迅速增加,手术乐成率也从70%增至90%~95%。陈纪言教授还曾开展我国首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慢性闭室冠脉介入治疗。

创新方案

12+12转向1+4

简化水化方案改变临床实践

技术解决了摆在眼前的困境,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以冠脉介入为例,碘对比剂作为心血管介入诊疗术中的特殊必备药品,在其使用及管理过程中就面临着诸多不确定问题。如何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宁静、有效且合理地使用碘对比剂,尽可能地减少对比剂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是心血管医生面临的一道考验。

陈纪言教授介绍,目前领域内对于降低对比剂肾病发生风险的共识是对高危患者进行合理的水化,并尽可能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当前指南推荐的尺度水化方案是术前12 h至术后12 h以1 ml/kg/h的速度输注生理盐水。“此方案耗时较长,患者和医护都面临较大的输液负担。因此我们就考虑是否可以把此方案进行简化,简化水化方案的设计是在冠脉造影前1 h至术后4 h以3 ml/kg/h的速度输注生理盐水。”

为了验证研究的可行性,陈纪言教授领导团队开展了预试验,得到开端验证后,在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的支持下,这项历时近10年、全国21家教学医院共同到场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正式启动。“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评价尺度水化方案与简化水化方案在预防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方面的效果。”回顾研究历程,陈纪言教授表现,研究质量与数据可靠性的包管是足够的人力与物力,21家医院的齐心协力加之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的经费支持,研究得以圆满完成,“感激各方的资助与支持,特别是基金会的理念和运作模式与研究的目标一致,对于研究的开展过程和结果不会进行干预,包管了研究结果的公正性与可靠性。”

日前,该项研究结果发表于《JACC Cardiovasc Interv》,结果表明,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而言,简化水化方案不劣于尺度水化方案,且未增加急性心衰风险。“这一结果是令人鼓舞的,简化水化方案的效果不劣于尺度水化方案,但可节省近19个小时的生理盐水输注。同期述评专家也对此研究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研究结果有望改变下一步的指南推荐。”陈纪言教授十年磨一剑的努力推动冠脉介入的宁静诊疗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力争“上游”

心血管病预防从防控高血压开始

近年来,资助无数心血管病患者回归健康生活的陈纪言教授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了心血管病的预防与管理。他说:“医生在拥有高超的治病本事的同时,还要做好健康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工作,尤其对于心血管病医生而言,让公众主动到场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工作。”

如何预防?通俗来讲就是将可能引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控制好,譬如血压、血糖、血脂,还有戒烟限酒、合理运动等。担当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期间,陈纪言教授深知管理好心血管病“上游”因素的重要性,高瞻远瞩地提出高血压防治一定是今后的重点,于是领导团队筹建了高血压病研究室,同时医院联合东莞市卫生局与寮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了“人群健康社区管理研究基地”——开展高血压相关研究,制定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计谋,培训社区医师,协助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下沉义诊资助解决疑难病例……一步一步构建起高血压防控新模式,在此模式下,东莞寮步医保费用明显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下降,成为推进广东省高血压规范管理的范本。

别的,团队还在东莞寮步逐步建立起临床研究队列,管理并随访1万多例高血压患者,系统化收集数据,留取样本,聚焦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预防和个体化治疗,积极开展多项前瞻性研究,发表数十篇SCI论文。

但陈纪言教授的脚步并未停歇,前段时间他当选了第七届中国高血压联盟副秘书长,未来他还有更为远大的目标,他说:“刘力生教授提出中国高血压联盟建立的初心就是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积极促进高血压人群防控,推广适宜技术及科技结果转化到基层的实践。这明确了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张新华教授领导的HEARTS项目则进一步推动了高血压防控基层实践的落地。因此,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将HEARTS项目的尺度化路径面向广东地区进行推广实践,资助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地开展高血压人群防控。”

陈纪言教授指出,高血压防控不能单打独斗,需要政府、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和广大公众多方联合,携手同行。“要做的工作有很多,我们只能边行动边呼吁,让更多人加入到高血压防控、心血管病防控的行动中来,共同为健康中国2030助力!”

排版/编辑:贾薇薇

审核:许奉彦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