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微商网 来源:微商网
多发性骨髓瘤(MM)目前尚无法被治愈,其治疗模式正在转向连续治疗的慢病管理模式。医脉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张文皓医生和李志超医生分享真实世界中接受伊沙佐米连续治疗的MM病例。
张文皓 医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血液内科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上海血液学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淋巴瘤青年委员会常委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血液医学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
发起多中心临床研究一项并到场多项临床研究。
主持或到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4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近10篇
获国家创新发明专利一项
李志超 医生
硕士研究生,血液科主治医师
2008年结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血液内科
任职以来发表SCI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著数篇。
到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及多项临床试验研究
擅长常见血液系统肿瘤的诊治
一例使用IRD方案(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连续治疗的患者,至下次治疗时间(TTNT)已20多个月,治疗期间副作用可控,无明显的周围神经病变(PN)。
多例临床病例在一线诱导治疗及移植后,使用以伊沙佐米为主的方案进行连续治疗。最长治疗周期已达17个周期,部门患者缓解水平加深。宁静性方面,未发生三级以上的不良事件。
连续治疗是MM整体治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门,与固定周期治疗相比,连续治疗可以延长疾病控制,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
编辑:Moon排版:Wenting执行:W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