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青鸾传媒 来源:青鸾传媒
楚天都市报10月13日讯 (记者刘迅 通讯员张玮)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伤人数“蹿升”很快,在北上广地区甚至成为尿毒症病因的首位。10月11日,由武汉协和医院肾内科承办的“第八届中日肾脏病理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呼吁市民多关注肾脏健康,并进行早期筛查,别比及发展至尿毒症不可逆转才后悔莫及,并给家庭带来难以蒙受的极重负担。
生活方式改变
糖尿病、高血压导致的尿毒症增多
“中日肾脏病理研讨会”是中日肾脏病理专家之间的高级别专题会议,今年还首次吸引了韩国肾脏病理专家加入。会上,三国专家分享和讨论了肾病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争议。
武汉协和医院肾内科主任张春教授表现,和日、韩等国家情况类似,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整体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已经高达10.8%,患者总数约有1.3亿人,如果不重视早期筛查、诊断,很多严重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最终会发展成尿毒症。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肾脏疾病谱正在发生重要的变革。近日,《中国肾脏疾病年度科学陈诉》发布并指出,若不在特定人群范围内给予干预,未来10—20年,中国会迎来糖尿病肾病导致尿毒症的高峰,给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带来极重负担。
张春教授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尿毒症的病因构成中,肾小球肾炎一直稳居首位。但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今糖尿病、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正在逐年递增,并分别蹿至第二大、第三大病因。尤其在北上广等发达地区,这一变革尤为明显,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甚至已凌驾肾小球肾炎,成为第一位病因。
“别的,疾病年轻化趋势也应警惕。”张春教授说,各人知道要控制血糖、血压,但对肾脏损伤筛查却认识很少。由于肾脏损伤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可能已经发生,但却感觉不到,很多人初次就诊时就已经是尿毒症。对此,张春教授十分遗憾,他曾接诊多名20多岁的患者,平时自觉身体不错,也未关注尿检、肾功能等情况,等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诊,已到最严重的尿毒症阶段,今后只能接受透析或者进行肾移植。
高科技仪器亮相
可放大标本百万倍
肾脏疾病多起病隐匿,应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国内外肾脏病理专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记者在会场了解到,武汉协和医院新引进的肾脏病理检查利器——“透射电镜”成为一大亮点。
“肾活检病理检查对于临床诊断、指导治疗、预后判断意义重大,而电镜则是其中重要检查手段。”武汉协和医院肾内科苏华教授表现,但因电镜的费用、耗时等问题,国内外开展得并不广泛,易导致肾脏疾病的误诊、漏诊。今年6月,协和医院引进该设备,对每一份送活检的标本都会开展电镜检查。她解释,活检时只有超微电镜放大到一定倍数,才气观测到难以分辨的早期病变和细微结构异常,不放过一点
“蛛丝马迹”。一般来说,光镜可放大1000倍左右,而电镜可以到50-200万倍。就连纳米质料检测都不在话下,不但用于医学临床,还可以在医学科研上大显身手。目前,在武汉协和医院肾内科,年出院患者近4000人,其中约1/4左右需要做肾脏穿刺,取活检组织明确病理诊断。专家预计,未来该科每年肾活检量将凌驾1500例,同时还将扩大该院肾脏病理在全国的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