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病例讨论 | 颅内绣花针恒久存留1例(内科病例讨论)绣花针在体内有影响吗,

编辑:大众生活      来源:大众生活     

2024-08-07 13:51:06 

 

本文作者:余其维,罗晟,李青峰,什邡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本文来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3,28(05):352.本文转载自医脉通网站,神外前沿转载已经获得医脉通授权

1.病例资料

72岁男性,因突发右下肢抽搐、呼之不应1 d于2019年9月21日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抽搐,伴吐词不清,逐渐发展为呼之不应,无口吐白沫、巨细便失禁、双眼凝视等症状。既往2个月前曾出现一过性右下肢乏力,未重视,未治疗。合并高血压病3年。

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额纹对称,鼻唇沟无变浅,皱眉,鼓腮,吹气可,无声嘶,饮水无呛咳,伸舌居中,指鼻稳准,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痛觉 对称引出,颈阻阴性,双侧Barbinski征阴性。头颅 CT平扫 示左侧顶叶片状脑脊液样低密度影,考虑脑软化灶,其外缘条状高致密影。

头颅增强CT示左侧顶枕叶见片状低密度影,未见强化;软化灶可能(图1A)。头颅MRI显示左侧顶枕叶条状高信号(图1B)。术前考虑颅内异物(绣花针?)。

完善术前准备,全麻下行开颅探查+颅内异物取出术。术中见头皮及颅骨外貌完整,无明显瘢痕或缺损,打开骨瓣后见异物尾端崁顿于颅骨内板,尖端刺破硬膜、插入脑组织;打开硬脑膜后见增生的胶质层紧密包裹绣花针,胶质层周围可见坏死液化的脑组织;分离粘连完整取出异物,清除坏死脑组织;见异物为一枚约3cm长的绣花针(图1C、1D)。术后复查头颅CT 示异物完全取出(图1E)。术后7 d伤口愈合拆线,出院后规律口服 德巴金 缓释片药物抗 癫痫 治疗,术后随访1年,未再发作癫痫。

图1 老年颅内绣花针存留手术前后影像体现及术中体现。A. 术前头颅增强CT 示左侧顶枕叶见片状低密度影,未见强化;B. 术前MRI显示左侧顶枕叶条状高信号;C、D. 术中打开硬脑膜后见增生的胶质层紧密包裹绣花针,胶质层周围可见坏死液化的脑组织;分离粘连完整取出异物,清除坏死脑组织,见异物为一枚约3 cm长的绣花针;E. 术后复查头颅CT示异物完全取出

2.讨论

颅内异物多种多样,大抵可分为木质、砂石、金属等,一般有确切外伤史。木质异物亲水性好且结构疏松,易膨胀,是微生物喜爱的培养基,因此颅内化脓性感染是木质异物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导致病人残疾、死亡的主要原因。砂石不跟水反应,可在颅内恒久留存。金属异物在颅内经过氧化反应逐渐酿成铁锈,在颅内可产生氧、羟自由基及 过氧化氢 ,通过一系列反应破坏细胞膜及改变微环境,造成细胞离子通道和功能异常,引起离子异常跨膜运动,可引起癫痫。

本文病例首次发作癫痫时已72岁高龄,经反复询问病史,病人自记事以来否认头部外伤史,婴儿期被养父母领养后与亲生父母无联系,也始终不知晓亲生父母的情况,现养父母均去世,故无法再追踪病史。入院后头颅薄层(1.5 mm)CT示颅骨外板正常,针尾崁顿于内板,针尖指向脑组织深部,术中见头皮及颅骨外貌完整,无明显瘢痕或缺损,打开骨瓣后见异物尾端崁顿于颅骨内板,尖端刺破硬膜、插入脑组织。结合现有情况推测:绣花针在婴儿期时被人从单薄的颅骨刺入的可能性最高。

差别的颅内异物,治疗方式有所区别。木质异物建议早期手术彻底清创和取出异物。砂石异物可守旧治疗。金属异物的治疗尚未告竣共识。本文病例出现癫痫症状,金属针的位置表浅,周围已坏死、液化,术中不易损伤周围正常脑组织,术后出现偏瘫等严重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小,加上病人手术意愿非常强烈,故决定积极手术治疗。

术后恢复好,术后1年未再发作癫痫。手术乐成的关键在于定位,常用的方法有术前CT定位联合术中C臂X线机定位、立体定向、神经导航技术等。本文病例不具备开展立体定向及神经导航的条件,故接纳CT+电极片作标志的方式定位,具有准确、方便、自制等优点,效果良好。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科技推动学科进步。联系邮箱:shenwaiqianyan@qq.com。版权声明: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等机构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书面授权。返回搜狐,检察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