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神经外科)保护性约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患者   约束   护理   评估   临床

2023-06-25 04:00:27 

保护性约束是指利用约束工具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约束,可以有效减少因躁动而引发的事故的发生,但约束不当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1]。

在神经外科,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奇葩”的病人。 这个时候,我们大多数老师可能会想到“捆绑”,这种做法简单又容易,但实际上,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如脱离、从床上坠落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

在我们科室,此类不良事件并不少见。 因此,实施防护性约束在我们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今天,我们神经外科的一些同事在护士长的指导下,根据前段时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两起不良事件进行了改编,给我们展示了一部精彩的情景喜剧。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场景一:

病人情绪激动,试图下床,并不断喊着要找女儿。 陈护士赶到后,不听病人的话,赶紧叫住病人,不让病人下床,并劝病人不要激动,否则出血会加重。

患者情绪激动,不听劝阻后打电话给王护士帮忙绑手

此时患者更加烦躁,于是通知值班医生,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了半剂冬眠肌注,并再次束缚了双手。

场景二

病人平静下来后,王护士又去查看病人。 病人要求见他的家人。 我们满足患者的要求后,首先给患者GCS评分为15分。与患者谈论自己的女儿时,患者非常平静、开心。 患者MMSE评分为27分,患者存在认知障碍。

然后通过 CAM-ICU 谵妄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谵妄评估。 经评估,患者谵妄评分为阴性,无谵妄发生。

最后,采用ICU患者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方案对患者进行约束。 患者可以在最终评估中使用二级约束,告知家属约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在医生下达约束医嘱后对患者实施二级约束。

通过这部情景喜剧的解读,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在临床工作中,不能盲目“捆绑”,不倾听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研究表明,基于马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改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

保护性约束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保护性护理方法。 对ICU内躁动患者实施人性化的保护性约束,有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障护理安全[3]。

如何正确、合理地实施人性化保护性约束,需要我们制定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借助各种评估量表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保护性约束。

我们要做到无评估、无约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安全隐患,更好地照顾我们的患者!

参考:

[1]高半玲,孙碧梅,李军,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病人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7,31(12):1522-1524

[2]姜瑞娟.基于马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20): 55-56

[3]钟永芳,人性化保护性约束与常规约束在ICU躁动患者护理中的比较[J]. 中国实用医学, 2019, 14(20): 131-132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