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九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第九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成立于1953年,2012年发展成为口腔颌面外科,下设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口腔颌面外科三个科室。颅颌面科、口腔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第一科主任张熙泽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张熙泽教授、邱伟六院士、张芝芝教授等,并历任科室主任,其中张熙泽教授、邱伟六院士、林国初教授、张芝芝院士、沉国芳教授等。 张晨平教授,现任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他还是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头颈肿瘤和修复中心主任以及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协会主任。 颜面肿瘤外科及修复重建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部-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第九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是国家教委重点学科、教育部“211工程”第一批、第二批重点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国家级口腔颌面外科高级师资培训点、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市教委第一批创新团队、上海市政府头颈肿瘤诊治与转化医学中心牵头单位; 上海市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部-头颈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该学科目前是国内口腔领域唯一的院士单位(2个)。 分别于2016年、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 近年来,被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认定为“全球肿瘤及显微外科专家培训基地”,被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认定为“亚太颅颌面外科培训中心”,由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颁发。 是国内首个“国际头颈癌培训基地”,已培训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西班牙、挪威等国家的150余名学员。 本学科设立的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为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学科迄今已获得省部级奖励5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部委一等奖等教育科学技术奖。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现有床位260张,口腔综合治疗椅11张。 具有手术、放疗、化疗、激光、颅面假体、介入栓塞、生物分子靶向一体化综合治疗模式。 可为中晚期口腔癌、血管畸形治疗及颌骨功能提供综合序贯治疗。 外科形成临床特色,在国内率先开展口腔癌双颈联合根治术、颅颌面联合手术、颅面部复杂组织缺损即刻修复、巨大动静脉畸形双栓塞介入治疗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局部晚期口腔癌5年生存率已达61%,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科室年门诊量突破10万人次,出院患者8000余例,住院全身麻醉手术7000余例,远处皮瓣移植800余例(成功率超过98%)。
导师及研究团队简介:
一、申请要求
1、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品行优良、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非从业人员;
2.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扎实的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科研背景;
3、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听力能力,博士期间工作表现突出。
基础研究博士后:
1、研究方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或有重叠,侧重于基础研究;
2.发表SCI论文1篇及以上,累计影响因子≥5分。
临床研究博士后:
1. 研究方向与导师一致或重叠,以临床研究为主;
2.发表SCI论文1篇及以上,累计影响因子≥3分;
进站后,他从事临床研究工作。
2、薪资福利
基础科研博士后:基本生活费+考核奖励:税前27万-30万元/年; 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人;
临床研究博士后:基本生活费+考核奖励:税前18万-20万/年; 科研启动经费:5万/人;
特别优秀者经评审后可入选“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激励计划”。 基础科研博士后考核后年薪可达34万元/年(税前),临床科研博士后年薪考核后可达25万元/年(税前)。 税前)。
1、博士后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经出站考核评价后,按医院规定给予奖励。
2.经考核和专家评审,出站后表现特别优秀的博士后可留院并聘任相应专业职务;
3、其他支持:提供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结算; 依托强大的医院资源,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3、所需材料:
1、博士后进站申请表(表格见附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