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2022年3月,经医院党委集体讨论讨论,决定开展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神经内科学科、学术带头人竞争性选拔工作。 经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资格审查、报告答辩,院士专家通过层层选拔、精挑细选、反复讨论、分组评选、多维度民主推荐、广泛交谈听取意见、评审检查,并综合考虑学科的人才梯队建设和人员与岗位的匹配,一个新的神经外科中心和神经内科中心终于诞生了。 学习中心干部集体。
评估组专家遴选:
新建临床神经内科共有干部59人,神经外科中心干部38人,神经内科中心干部21人。 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干部平均年龄49岁,50岁以下的占52.5%,45岁以下的占45%。 占比37.2%; 北京市学者2人、战略科技人才2人、国家级杰出青年1人、万人计划人员1人、国家级千万人才3人、北京市青年学者3人、北京市杰出青年1人、北京市杰出青年1人首都医科大学拔尖人才、青年博士生导师11人。
2022年9月29日上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为神经外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干部举行岗前集体谈话暨干部聘任仪式。 党委书记关忠军,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拥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树平以及59名新干部出席仪式。 肖树平副书记代表院党委宣读了干部聘任文件,院长王拥军为59名新任中层干部颁发了聘书。
院长王拥军代表学院党委与新任干部进行了聘任会谈。 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思想上要弘扬老一代神经科学专家精神,继续为推动民族神经科学迈上新水平作出贡献。 北京天坛医院正式启动第三次转型发展。 神经外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的干部作为一线部队的指挥者,是医院转型成功的关键。 作为新干部,要尽快学习领会医院党委关于第三次转型发展的决策,正确理解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理念,争取国际话语权,不断创造学科新纪录。国际准则和国际新理论,并留下“天坛”人的名字。 二是实现新岗位、新任务、新思路、新举措。 医院领导将陆续深入科室,结合不同亚专科建设现状,分析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 三是要在前人优良学风和不畏困难精神的基础上,继续奋斗、践行新一代“天坛人”风范。
肖树平副书记向新任中层干部作廉洁谈话。 她从全面从严治党治党管干部的角度提出五点要求:一是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思想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贯彻落实医院工作部署。党委不折不扣。 二是严格遵守组织纪律,要求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各级干部必须遵守组织原则。 三是严守廉洁纪律,严以修身、用权、自律,防控部门风险点。 四是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注重临床诊疗规范,坚持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五要严格遵守群众纪律,要求新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带头、引导、指导、关心部门群众。
最后,管忠军书记作总结讲话。 他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要紧扣主旋律、思贤纳士、从善向善。 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教育、科技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要提高站位,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思想工作,以德治院、以德治院。 二是在履职过程中,自觉对标岗位资质条件,补短板、补短板。 三是明确学科亚专科概念,保证临床与科研相互支撑,注重队伍建设。 四是部门管理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阶段性考核管理。 五要提高自身定位,增强大局意识,珍惜纪律地位和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坚持诚信创新,继续奋斗,勇敢担负起建设者的责任和使命。天坛医院,力争率先为推动“大天坛”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2022年是中国神经外科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原所长王忠成逝世十周年。神经外科。 新医院搬迁四周年,是北京首家下放整体搬迁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乘风破浪、矢志不渝,以神经外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新干部为代表的新一代“天坛人”将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者仁心,继承和发扬“天坛人”精神。天坛医院,服务党,为国家的卫生和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神经外科中心新任主任名单
神经内科中心新任主任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