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耿长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主任(临床内科杂志)青岛市立医院耿长新主任,

编辑:财经网      来源:财经网     

2024-07-26 15:31:39 

 

来源: 信网责编:洛克 2021-11-03 08:30:26

耿长新,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城阳院区)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主任

耿长新主任于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在日本昭和大学消化内镜中心研修,回国后将学到的先进技术引用到国内。他在临床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业务,经过正规和严格训练以及工作积累,经过导师言传身教和在国内外大的医疗中心充实临床实践,在临床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疑难杂症以及危重病例的能力,在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重症肝病、炎症性肠病等处理方面具有较丰富经验。

耿长新主任在临床工作中,具有丰富的循证医学思维,善于应用当今国际国内本事域成熟科研结果于临床实际工作中。熟练掌握先进电子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操纵和诊断及治疗技术,如急诊内镜检查、早期胃癌、早期食管癌检测、早期大肠癌诊断、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色素内镜检查等,熟练进行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及早期胃癌和结肠癌切除、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等治疗,在结肠镜操纵和治疗技术方面具有很深造诣,在国内处于先进而在省内处于领先行列。

在圆满完成日常临床工作同时,耿长新主任积极进行科研和著述以及论文撰写工作,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8篇,包罗SCI论文2篇,参编和主编学术著作8部,并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青岛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耿长新主任1994年10月被评为青岛市卫生局青年专业技术优秀人才,同年被评为院级青年专业技术优秀人才,1996年被评为青岛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1997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2年12月由于学习结果突出被评获得复旦大学奖学金。2003年12月被评为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已经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学习和工作,2006年被评为青岛市卫生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为青岛市医学会消化分会、消化内镜学会和肝病学会委员。个人业绩曾被国家级媒体报道。

耿长新主任学习和工作简历

1987年8月—1990年6月 武汉大学内科学(消化)专业全日制硕士

1997年4月—1998年3月 日本昭和大学国际消化内窥镜中心访问学者

2000年8月—2003年6月 复旦大学内科学(消化)专业全日制博士

2003年6月—2020年12月 青岛市立医院东院区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

2021年1月—至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城阳院区)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主任

耿长新主任获得奖励

1.多烯紫杉醇体内外对肝癌放化疗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 第一位

2.塞来昔布干预消化道肿瘤的实验研究 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 第四位

3.猕猴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 第二位

4.细胞外基质金属卵白酶诱导因子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 第五位

5. 国产法莫替丁与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对比研究 青岛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位

6.上消止血灵冲剂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 青岛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位

耿长新主任专利项目

1.一种新型内窥镜下结扎器:ZL20042009888.9 第一位

2.一种新型内窥镜下药粉喷撒器:ZL200420098887.4 第一位

3. 内窥镜下药粉喷洒器:ZL94212184.8 第一位

耿长新主任著作编著

1.《昏迷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书社 2011年

2.《非酒精性脂肪性胰病》副主编 天津科学技术出书社 2020年

3.《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副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

4.《现代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副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书社 2005年

5.《胃肠病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诊断与治疗》编委 军事医学科学出书社2005年

6.《胃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编委 人民卫生出书社 2004年

7.《胃肠道疾病治疗学》编委 天津科学技术出书社 1996年

8.《实用消化病学》编委 科学出书社 1999年

耿长新主任发表论文目录

1.Chang-Xin Geng, Zhao-Chong Zeng, Ji-Yao Wang. Docetaxel inhibits SMMC-7721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growth and induces apoptosi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3;9(4):696 -700

2.Chang-Xin Geng, Zhao-Chong Zeng, Ji-Yao Wang.Docetaxel shows radiosenstization in SMMC-7721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5;11(19)2990-2993

3.耿长新,王吉耀。卵白质组在肝病研究中应用进展。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10(4):314-315

4.耿长新,曾昭冲,王吉耀。多烯紫杉醇对人肝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3;12 (4):278

5.耿长新,曾昭冲,王吉耀。多烯紫杉醇对人肝癌放疗增敏及其作用机制探讨。复旦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0(3):255

6.耿长新,曾昭冲,王吉耀。多烯紫杉醇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中华消化杂志 2003;23(6):381

7.耿长新,曾昭冲,王吉耀。多希紫杉醇在体内对肝癌的抑制和放射增敏作用。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13(1):60-61

8. 耿长新, 曾昭冲, 周长宏, 王吉耀, 亓玉琴。多烯紫杉醇体内对肝癌放化疗及其对p21和bcl-2表达影响。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13(24):2848-2852

9.李金金,耿长新,吕志国。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17(4):425-428

10.耿长新,王吉耀,曾昭冲。多西他赛体外抗肝癌作用及对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6):452-454

11.马海燕, 耿长新,王晓燕。国际医疗志愿服务在医院的实施与发展探索。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8;25(4)

12.耿长新,宋学美,郄日升。内窥镜下喷洒中药粉及医用胶治疗消化性溃疡。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9;7(8):725

13.耿长新,于皆平。腹水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湖北医学院学报 1991;12 (4):319-320

14.耿长新,于皆平。新型氨基水扬酸衍生物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1;8(2):64-66

15.耿长新,于皆平,沈志祥。检测腹水血清铁卵白、癌胚抗原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临床内科杂志1991;8(2):23-24

16.耿长新,于皆平。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1;7(2):71-74

17.耿长新,于皆平。腹水铁卵白、癌胚抗原及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价值。实用内科杂志1992;12(1):31-32

18.耿长新,于皆平。癌性腹水39例临床分析。湖北医学院学报1990;11(3):265-267

19.郄日升,耿长新等。联合检测胃液四项指标对胃癌诊断的研究。中国新消化病杂志1996;4(2):71-73

20.耿长新。慢性胰源性腹水。中级医刊1991;26(1):19

21.耿长新,于皆平。三钾二橼络合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价(附142例疗效观察)。中级医刊 1989;24(8):26-27

22.郄日升,耿长新。法莫替丁与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对比研究。山东医药1993;33

23.郄日升,耿长新。洛赛克、法莫替丁及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山东医药1993;33

24.宋学美,耿长新。十二指肠癌诊疗体会(附3例陈诉)。青岛肿瘤1994;3(2):63

25.郄日升,宋学美,徐华卿,耿长新。5%鱼肝油酸钠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山东医药1994 ;34(8):28

26.耿长新,郄日升。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石症29例体会。山东医药1999;(6)

27.源性胰腺炎病因研究及BISAP预后评估。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4(通讯作者)

28.Wnt信号通路靶基因GS卵白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齐鲁医学杂志2011;5(通讯作者)

29. Wnt信号通路GS卵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11(10)(通讯作者)

30.左氧氟沙星诱发分离(转换)性障碍。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1;13(6)(通讯作者)

31.胃弥漫性大B淋巴瘤误诊为胃溃疡1例。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30 (1) (第二作者)

32.血浆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30):3252-3256 (通讯作者)

33.抗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乐成救治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中国肝脏病杂志;2016;(2):127-129 (通讯作者)

34.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培训计划及实习方式改革探讨。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47(4) (第六作者)

35.提高医学研究生内科学临床实习质量的方法和意义。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47(5) (第六作者)

36.第一阶段住院医师培训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性探索。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1;31(3) (第五作者)

37.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性研究与探索。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11;4 (45) (第六作者)

38.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ene Polymorphism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a.Infection International(Electrionic Edition)2013;(4) (第二作者)

[来源:信网编辑:洛克]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