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七旬患者反复心衰发作,专家应用新器械60分钟解决“难题”(内科心衰病例分析)75岁老人心衰多次发作能活多久,

编辑:xmsouhu      来源:xmsouhu     

2024-09-05 11:43:32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黄睿 张阳

7月15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景峰教授团队应用经导管二尖瓣瓣膜夹系统乐成完成广东省首批经静脉途径二尖瓣修复术。

据悉,该系统是中国第一款完全自主研发的经股静脉二尖瓣修复产物,它在临床的乐成应用标记着该院在二尖瓣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专家接纳新技术解决患者难题

身材瘦小的76岁患者陈姨(化名)患有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并重度反流。她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医生给她优化药物治疗之后,仍然反复经受心衰发作的折磨。

由于陈姨二尖瓣脱垂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液循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脏负荷加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然而,患者合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治疗团队评估为其进行外科开胸心脏手术的风险较高。

经过多学科团队的反复讨论,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团队认为,接纳经股静脉路径进行二尖瓣修复是最适合陈姨的手术方式,并决定选择DragonFly™经导管二尖瓣瓣膜夹系统实施缘对缘修复手术。

手术在患者全麻状态下进行。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团队的鼎力大举支持下,手术顺利完成,目前陈姨正在良好的术后恢复当中。

手术现场

创新系统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陈样新教授介绍,随着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加上心衰人群日趋庞大,我国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人群凌驾1000万以上,大量患者因无法耐受外科手术而只能靠药物治疗勉强维持,生活质量极差,且生存期短,这些患者急需一个创伤小的介入治疗器械进行救治。

据专家介绍,本次手术使用的DragonFly™经导管二尖瓣瓣膜夹系统填补了中国经股静脉二尖瓣治疗器械的空白,使中国在介入二尖瓣器械研发以及临床应用基本与国际同步。

作为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二尖瓣瓣膜夹系统,DragonFly二尖瓣瓣膜夹系统能有效降低复杂手术难度,实现了瓣叶的灵活夹合,让医生在术中能更从容地进行精准定位释放。同时,还能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乐成率,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真正全面获益。

手术团队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取得新突破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全球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也被称为21世纪心血管领域最后尚待攻克的堡垒之一,因此也是心血管领域的难点。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在王景峰教授的领导下,团队得到了蓬勃发展,CIEDs植入数量和质量居华南地区前列,并积极开展包罗CRT/ICD、S-ICD、Micra等心脏器械植入新技术。

结构性心脏病是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之一,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领域,也是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次王景峰教授团队顺利完成广东省首批经股静脉二尖瓣钳夹术,标记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在该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为推动华南地区二尖瓣介入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王敏

审签|郑宗敏

实习编辑|李紫媚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