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如今,全球变暖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多地气温已达40℃以上,多省份相继发布高温预警。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剧烈运动,会使体内积热增多,导致出汗散热不良,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导致中暑。
中暑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
1、中暑预感
在高温环境下,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四肢无力、大量出汗、动作不协调等求医网信息,体温正常或稍升高,说明是中暑的征兆。
2.轻度中暑
如果体温超过38℃,并伴有潮红、皮肤灼热、大量出汗,则表明已达到轻度中暑,早期干预几小时内即可恢复正常。
3、严重中暑
中暑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会逐渐发展为重症中暑,体温超过39℃,并伴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四肢湿冷、脉搏快等。 器官损伤,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中暑后如何急救?
1. 手机
尽快将中暑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的环境; 或室内温度22-25℃的空调房间; 患者应平躺,头部抬起,解开所有衣服,最好脱掉上半身的衣服,这样有利于呼吸和散热。
2.冷敷
将毛巾浸入冷水中,取出拧干至半干,敷在患者额头上; 或用毛巾包裹冰块、冰袋,敷在大腿、腋下、头部血管处以散热。 或用酒精或冷水擦拭15-30分钟,直至皮肤变红。
3、喝水
如果中暑者大量出汗又神志清醒,应立即喝水、补充盐。 可以喝含0.1%~0.3%盐的凉开水,也可以喝电解质饮料; 最好小口喝。
4、洗澡
如果散热困难,如环境温度过高、通风不良,可以洗热水澡,水温45℃左右。 水位应没过乳头,但不能超过胸腔,否则会影响呼吸。 值得提醒的是,患有心血管疾病、体质虚弱者、老年人等,浸泡水温不宜过低。
5. 送给医生
如果体温高于40℃,出现抽搐、昏迷,或治疗10分钟以上症状未缓解,应尽快拨打120紧急救治。
温馨提示
炎热天气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多喝开水或电解质饮料,不要喝太多含糖和酒精饮料; 严格控制脂肪摄入,合理补充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 穿宽松、吸湿、透气的棉质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