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胆囊息肉通常潜伏在体内,不痛不痒,似乎对健康没有影响。 因此,即使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很多人也不重视。 然而,临床上许多癌症都是由“微小”息肉发展而来。 有些息肉是良性息肉,短时间内不治疗就没有问题; 但有些息肉可能会发展成恶变,成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胆囊息肉一年后增大并可能恶变
王女士(化名)多年来体检时发现胆囊息肉,但从未出现过任何症状。 期间,王女士也进行了会诊和会诊,当地医生建议她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王女士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不适,觉得胆囊毕竟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切除了很可惜。 此外,在得知认识的人切除胆囊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后,她一直抵制手术。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
前段时间,王女士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公众号上看到一篇关于胆囊息肉的科普文章,意识到自己的胆囊息肉可能是恶性的。
副主任医师李晓峰接到会诊后,立即为王女士安排了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显示求医网信息,王女士胆囊有单个息肉。 息肉的大小为17mm*11mm。 与一年前相比,息肉尺寸有所增大,已经远远超过了10毫米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 根据单个息肉的特点,考虑为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 息肉恶变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尽快手术。
沟通病情并打消顾虑后,王女士立即预约了日间手术。
二孔腹腔镜微创日间手术切除潜伏癌症
手术当天上午8点30分,王女士收到了提前写好的住院证明,入院治疗。 主治医师立即安排常规抽血和上腹部CT检查。
上午11:00,王女士进入手术室。 经过常规麻醉和消毒后,李晓峰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在王女士的肚脐和上腹部分别打两个3厘米和0.4厘米的小孔,让腹腔镜进入腹腔,将胆囊彻底切除。 手术时间约50分钟,王女士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仅2毫升。
下午1时30分,王女士手术后醒来,回到病房,接受术后补液、镇痛等治疗。 晚上7:00,王女士可以吃流食,下床进行少量活动。 次日上午8时30分,副主任医师李晓峰检查康复情况后出院。
△术后半个月,王女士腹部切口恢复良好
手术后,王女士的胆囊被送去病理检查。 病理结果显示,王女士腺体中度至重度不典型增生,局部考虑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她的胆囊疾病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短时间内就会进展为胆囊癌。 在“炸弹”引爆前,王女士及时切除了胆囊。
李晓峰副主任医师提醒,临床上,不少患者是从胆囊息肉发展为胆囊癌。 胆囊癌的治疗是创伤性的,术后需要多次住院化疗。 5年生存率约为5%。 因此,当出现胆囊息肉时,应按照医嘱定期观察和随访,对可能恶变的息肉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