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闽商界 来源:闽商界
2020年3月29日,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心脏病大会的网络会议上,又宣布了一个和心脏支架息息相关的研究结果,ISCHEMIA Trial亚组分析的研究结果。而结果显示: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4年随访,介入支架治疗和进行强化药物内科守旧治疗,两组相比介入治疗并没有显著降低相关风险。
其实不但仅是今年的研究结果,在去年以及更早的研究中,早就有定论就是——对于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强化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相比,介入支架植入在减少死亡、减少事件等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
但结果一出,网络上已经有人开始放肆宣扬支架淘汰论,很多人就把支架无用扩大到几乎所有的冠心病患者。到底这几类患者要不要支架呢?
一、急性冠脉综合征
实际上,对于急性发病的冠心病患者,到达医院后绝大多数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而这些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又以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为主要代表。对于这些患者,第一时间介入治疗,是必须放在首选位置,而且其获益是非常明确的。
二、难以控制的稳定性心绞痛
对于提到的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也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要内科守旧治疗。对于强化药物治疗以后,仍然反复发作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也是需要考虑内科介入治疗的。在这些患者中,及时有效的血运重建,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
三、严重的主干狭窄患者
在ISCHEMIA Trial亚组分析的研究结果中,也比力了严重的和更广泛的冠心病患者,包罗三支病变和两支病变合并前降支近端的病变在内,结果显示严重的血管病变虽然增加死亡和心梗风险,但和强化内科药物守旧治疗相比,介入治疗并不能显著降低风险。这或许意味着,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患者的症状会被提及到更为重要的一个高度。
固然,目前当下的情况却和研究相反,在越是基层的地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和难以控制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越不能及时有效的介入治疗。反而对于那些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因为急诊风险较小,在基层介入的反而更多。
这些,或许是我们在政策引导和鼓励导向方面,需要努力去改变的现状和现实。究竟鼓励一个医生冒风险,靠的不但仅是嘴上功夫,有时候政策和利益导向,更为重要!
我不是医改专家,这些只是个人观点!但对于每一个来找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来说,越早介入支架治疗,或许他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都会大大改善。我们看待支架,还是应该一分为二,而不是盲目抵制!
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