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最糟糕的睡眠就是每天两三个小时。我总是半夜醒来,夜里起来好几次,醒来时总是感觉很饿,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对人来说,我感觉很虚弱,感觉很烦躁、焦虑……”7月28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麻醉中心睡眠门诊举行在“中山市第三医院”)睡眠障碍患者交流会上,56岁的王先生(化名)分享了自己对抗失眠的经验。
王先生坦言,自己的睡眠质量一直很一般。 自去年12月感染新冠以来,每天晚上入睡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而且晚上容易醒来多梦,而且容易早醒。 然而,今年3月感染H1N1流感后,睡眠质量变得更差。 每天总睡眠时间只有2-3小时,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月后,在朋友的推荐下,王先生来到了中山大学第三医院睡眠障碍麻醉及神经阻滞疼痛治疗门诊。
患者失眠严重,专家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到达医院后,王先生进行了一系列评估。 结果如下:匹兹堡睡眠评分17分(睡眠质量较差),PHQ-9抑郁评分12分(中度抑郁),GAD-7焦虑评分15分(中度焦虑)。
中山医院第三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疼痛与睡眠科主任周绍丽介绍,王先生的病情属于感染新冠、甲型流感后出现的严重睡眠障碍。近期门诊,不少感染新冠或甲型流感病毒后出现失眠的患者也得到了治疗。 至于具体原因,一方面,这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炎症状态有关; 另一方面,紧张、焦虑、恐惧以及病毒感染后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等因素会导致身体过度觉醒,从而导致睡眠障碍。 此外,病毒感染及其身体不适、生物节律紊乱、睡眠动力下降、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等都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
△中山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疼痛与睡眠科主任周绍丽
经过综合评估,团队为王先生制定了WCC-SOD治疗方案:
1.(W)手表——监测睡眠的运动手表:建议购买带有睡眠参数的运动手表,监测每天的睡眠参数并反馈给诊疗团队进行分析和动态评估。
2.(C)-定期随访:定期随访,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睡眠指导治疗。
3.(C)CBT-I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向患者普及睡眠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松训练、睡眠卫生、认知治疗等。
4.(S)SGB疗法——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指在超声引导下向星状神经节周围软组织注射少量局麻药,暂时性、可逆性地抑制交感神经节的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起到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扩张头面部血管、抗炎抗应激、调节内分泌等作用,可有效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神经功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 同时,对于病毒感染治疗引起的头痛、乏力、心动过速以及频发室性早搏、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都可以得到改善。 排除星状神经节阻滞禁忌症后,建议患者可以尝试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一个疗程8-10次。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
5、(O)OZONE自体血回输疗法——O3氧自血疗法:用特制的抗氧化血袋抽取患者自体血液约100ml,然后将等体积的医用臭氧注入血袋中,通过医用臭氧三、氧气的特殊理化特性过滤血液,氧化血液中的脂肪物质和蛋白多糖复合物,杀灭本例中的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最后回输给患者。 整个治疗过程大约需要20-30分钟,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 据周少利主任介绍,这种疗法主要用于门诊,治疗病毒感染后出现急慢性疼痛或失眠的患者。 治疗前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G6PD缺乏症、地中海贫血和凝血障碍等疾病。
6.(D)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需要口服短效、中效非苯二氮卓类助眠药。
此外求医网,团队还为患者制定了规律的运动计划,并告知患者应暂时戒烟、戒酒、戒浓茶,保持适当的放松和心理压力。 在诊疗过程中,纠正患者后半夜吃零食的习惯,改为睡前一小时喝热牛奶,利用牛奶富含色氨酸的特点帮助患者入睡; 同时,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打开空调,保证室内适宜的睡眠温度,采取防蚊措施等。
△患者治疗早期睡眠参数(5月2日)
王先生表示,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治疗,他的睡眠状况明显改善。 在后续的治疗中,团队会根据王先生日常运动手表监测的睡眠指标以及随访情况,逐步减少用药剂量,延长SGB和臭氧自出血的治疗间隔。 目前,王先生已完全停止使用助眠药物和星状神经节阻滞剂并随访至今,睡眠状况稳定。
“你看,我现在每天可以睡7、8个小时,昨天还睡得很好呢!” 当被问及目前的睡眠状况时,每天仍然坚持用运动手表记录的王先生会很高兴知道每天的睡眠状况。 这些数据向其他人“炫耀”他们的良好睡眠。
△患者治疗后睡眠参数(7月1日)
据了解,睡眠障碍麻醉及神经阻滞疼痛治疗科是中山大学第三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下属的治疗科室之一。 诱导治疗。 周少利主任介绍,该疗法已在顽固性原发性失眠、病毒感染后失眠、更年期失眠、术后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合并耳鸣、睡眠障碍合并各种头痛等多种类型的患者中实施,成功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及相关症状明显改善。 自2022年推出以来,已治疗3000余例,治疗有效率达70%以上,且副作用极少。
长期睡眠障碍患者应积极寻求专业睡眠医生的帮助
睡眠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睡眠不好,各种健康问题就会随之而来,焦虑和抑郁常常相伴。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是我们睡眠的“敌人”,包括年龄、疾病、药物、心理压力、饮食、生活环境、电子网络产品成瘾等不良习惯等。
周绍丽主任建议,在急性失眠阶段,不必立即就医。 如果此时能够主动分析身边影响睡眠的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睡眠环境和睡眠习惯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比如适当的放松运动、冥想、听舒缓的音乐、减少接触时间等。与电子产品。
如果自我调整不成功,持续超过1-3个月的慢性失眠,患者可以主动寻求睡眠专家的帮助。 周绍丽主任表示,根据睡眠障碍的病因和患者病情的综合分析,睡眠医生可以指导患者改善睡眠习惯、调整生活习惯,实施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辅助治疗等综合方案。为失眠患者提供系统化、个性化、科学化的医疗服务,以达到改善患者睡眠、治疗睡眠障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