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春天,人们渴望温暖
但“冷暖时”
高低温
一脱下秋裤,我发现气温下降了
又穿上冬衣
但阳光终日灿烂
昼夜温差常常让人猝不及防
一不注意就很容易发生
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这不求医网,陕西的寒春来了!
猝不及防!
“寒泉”的特点之一就是风寒多,人体容易受到疾病的“偷袭”。 有以下基础疾病的人尤其要警惕:
01
体弱、患有慢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人
受到冷空气刺激后,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进而加重气道反应性,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建议:体弱者“春寒”时最好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多添衣服,注意头、胸、背、脚部保暖,以免着凉。
02
有胃病的人
气温较低时,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胃痉挛和胃肠炎。
建议:肠胃不好的人在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防止腹部受凉。 少吃生冷食物,按时吃饭,生活规律。 记住不要熬夜或想太多。
03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突然的寒冷刺激,很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急性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 此外,多种呼吸道感染很容易诱发肺炎,也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
建议:老年人应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 如果出现胸闷、钝痛、心慌等症状,即使发作时间较短,也要特别注意。
春季昼夜温差大,也是脑梗塞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很多老年人晚上上厕所或者早上一起起床的时候,就会患上中风。
建议: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嘴角歪斜、言语不清、头晕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04
患有颈椎病的人
阴雨天或阴天、气温下降、气压下降、湿度增加等都是颈椎病加重的原因,其中湿度的影响尤为明显。 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和肌肉的小血管收缩,血流减慢,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下降,局部症状加重。
建议:“倒春寒”之所以能给患者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寒”字,所以防寒保暖是我们要做的首要任务。 颈椎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颈部保暖。 添加一些围巾和其他衣物以减少宫颈渗漏。
经过一个冬天的保暖衣物保护,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已经适应了目前的动态平衡。 这时,如果过早脱掉冬衣,人体暴露在较温暖但不稳定的气候下脖子头痛,体温调节机制来不及建立新的。 平衡,很容易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受到疾病的侵袭。
俗话说“春捂秋冻,老去康健”。 适当的“捂”可以防止寒风通过毛孔侵入人体。
“春盖”讲究时间和方法,不是简单地多加衣服。 春季寒冷,最需要遮盖身体的三个部位。
01
捂肚子
肚脐与腹部其他部位不同。 肚脐下面没有肌肉和脂肪组织,有丰富的血管。 肚脐受寒,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02
遮住你的背部
中医理论认为,背部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 是全身阳气聚集的地方。 保持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 如果背部受凉,就容易导致阳气不足,使身体虚弱。
03
盖脚
韩朵从底层开始。 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春天的衣服要“下厚上薄”。 因为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比上部差,所以容易受到风寒侵袭。
因此,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一点、保暖一些,不要过早脱掉。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露出脚踝,穿短裙、破洞牛仔裤、船鞋,过早地露出小蛮腰,这样会大大增加患关节炎或者各种妇科疾病的概率。
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是否遮盖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建议气温低于15℃时,不要急于脱掉衣服,要适当保暖。 最好感觉温暖而不出汗。
一般当最高气温连续几天在20℃以上时,就不能再“捂”了。
春季昼夜温差较大,但忌频繁穿脱衣服。 建议稍出汗时,回到室内无风的地方,然后脱掉适量的围巾、帽子、外套等衣物,不要在室外穿脱衣服有风的地方。
抗“疫”之战尚未结束。 如果这个时候松懈,一不小心生病就要去医院,无形中增加了接触病毒的机会。
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起来,认真对待,平安度过春天的寒冷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