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别忘记考虑TAC中的其他诊断

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丛集性头痛   神经头痛的症状   神经头痛   吲哚美辛   养生

2023-08-06 16:10:41 

求医网信息

丛集性头疼的症状_丛集性头痛发作周期_丛集性头痛鉴别诊断

图 1 从症状开始。 如果看到丛集性头痛样发作,但发作频率不明显,请不要忘记考虑TAC中的其他诊断(左图来自网络,右图来自M.(Minn) 2018;24:1137-1156)

TAC的“同”

这种类型的头痛有两大类特征:

1)单侧头痛——符合三叉神经的分布

2)有同侧自主神经症状——包括结膜充血和/或流泪; 鼻塞和/或鼻漏; 眼睑水肿; 额头和面部出汗; 额头和面部发红; 耳朵饱满感; 瞳孔 眼睑缩小和/或下垂。

如果你之前看到这种表现时只是想到了丛集性头痛,那么让我们在本段中退一步,先从源头上重新认识一下这种“丛集性头痛样表现”的综合征。 三叉神经自主神经头痛(TAC)是原发性头痛。 顾名思义,它表现为单侧三叉神经分布疼痛,并伴有显着的同侧颅面部自主神经症状。 TAC的头痛严重程度非常严重,极大影响日常生活。 因此,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症状和预后非常重要。

TAC主要包括五种类型:丛集性头痛、阵发性偏侧头痛、伴有结膜充血和流泪的短期单侧神经痛样头痛(short-with and,SUNCT)、伴有头面部自主神经症状的短期单侧神经痛样头痛(SUNCT)。短与,SUNA)和持续性偏头痛[1]。 这些综合征不仅临床表现相似,而且具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即三叉神经眼支(单侧眶周头痛)、面神经副交感纤维(同侧流泪)、交感纤维(同侧眼睑下垂) )。 、瞳孔缩小),目前认为这种兴奋的来源在下丘脑,但尚不清楚特定TAC中不同头痛的下丘脑兴奋机制有何差异[2]。

TAC的“不同”

表1 TAC的“不同”

丛集性头痛鉴别诊断_丛集性头疼的症状_丛集性头痛发作周期

尽管表现相似,但仔细询问病史会发现,这些类型的TAC在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和治疗反应方面有很大不同(见表TAC“不同”)[3]。 其中,丛集性头痛是最常见的类型。 丛集性头痛急性期治疗首选100%纯氧,预防首选钙离子拮抗剂。 有趣的是,TAC有阵发性偏头痛和持续性偏头痛两种,但应该使用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 如果诊断正确,服用吲哚美辛1-2天后头痛就会明显改善。 如果3天后仍然无效,则需要考虑再次诊断。 有效的吲哚美辛也被纳入这两类头痛的诊断标准中。 但查阅相关头痛指南后求医网报道,并未找到吲哚美辛的具体用法。 文献中的证据来自临床试验。 因此,笔者将近期评测中推荐的用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见下表。

丛集性头疼的症状_丛集性头痛鉴别诊断_丛集性头痛发作周期

丛集性头痛鉴别诊断_丛集性头痛发作周期_丛集性头疼的症状

讲完异同后,作者最后一一解释了TAC[1,3,4]各类别的要点。 希望读者看完后对TAC有更深入的了解~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每次持续 15 分钟至 3 小时,一天最多可出现 8 次。 典型患者每天发作2-3次,每次约1小时(45-90分钟)。 此外,还有一些小细节进一步支持丛集性头痛的诊断:(1)最有趣的特征是它的“丛集”,它是在数天和数年的时间范围内经历的。 它的英文描述是,也就是说,特定的事件会像闹钟一样发生,大多数患者会在晚上的某个时间发病; 此外,有些患者会在一年中的某个时间发病。 这一特征在丛集性头痛中非常常见,约 82% 的患者存在,但在其他 TAC 中很少见。 (2)突然起病,5-15分钟内达到高峰,或突然终止。 (3)可能存在诱发因素:如饮酒、硝酸甘油、高温、运动等。急性期治疗首选高流量吸氧,而维拉帕米是预防的首选。

阵发性偏头痛/发作性偏头痛

丛集性头疼的症状_丛集性头痛发作周期_丛集性头痛鉴别诊断

与丛集性头痛类似,达到峰值的时间很快,并且与自主神经症状相关。 头痛的程度非常严重,有些人甚至称之为“自杀性头痛”。 与丛集性头痛的区别在于:(1)每次发作时间比丛集性头痛短,一般为2-30分钟; (2)攻击频率波动较大丛集性头疼的症状,一般在5次以上; 且发作时无丛集性、节律性。 (3)可伴有畏光、恶心、呕吐等偏头痛症状。 (4)值得注意的是,阵发性偏侧头痛是TAC中对吲哚美辛反应极好的两种头痛之一。 一般2天内起效很快,良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作为其诊断依据之一。

桑克特/苏纳

与其他 TAC 类似,它们均表现为阵发性单侧头痛和植物神经症状。 其中,SUNCT存在结膜充血和流泪现象,而SUNA则只有两者之一。 但比较突出的特点是:(1)攻击持续时间极短,一般只有几秒钟; (2)攻击频率高; 可诱发癫痫发作。 在治疗方面,SUNCT/SUNA目前被认为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包括吸氧和吲哚美辛,没有明显效果。 然而,报告表明利多卡因(IV)可能在急性期有效,拉​​莫三嗪、托吡酯和加巴喷丁可用作预防药物。

持续性偏头痛

丛集性头疼的症状_丛集性头痛发作周期_丛集性头痛鉴别诊断

这种类型的 TAC 还表现为单侧头痛和自主神经症状,但症状几乎每天都会持续(但有波动)。 另外,与阵发性偏头痛一样,吲哚美辛也有奇效,此项也是诊断的必要条件之一。 诊断此类头痛时,需注意鉴别诊断问题:(1)因其为单侧性质,需与继发性头痛(包括颈动脉夹层、动脉瘤、松果体囊肿、垂体瘤)相鉴别。 、眼眶肌肉炎症等),尤其是消炎痛无效时。 (2)因其持续性,需与慢性偏头痛相鉴别:持续性偏头痛的植物神经症状比偏头痛更明显,一般无畏光、怕声等偏头痛症状。 (3)与其他类型TAC的区别:主要是持续时间长、疼痛相对轻微。

参考:

[1] (IHS) 的,第 3 期。 2018;38:1-211。

[2] Leone M, G. of . 2009;8:755-64。

[3] M.等。 (明尼苏达州)2018;24:1137-1156。

[4] May A,TJ,Magis D,Pozo-P,Evers S,Wang SJ。 。 国家修订版 2018;4:18006。

丛集性头痛鉴别诊断_丛集性头疼的症状_丛集性头痛发作周期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