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草莓覆盖优质丰产种植技术镇草莓种植

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植株   防治   种植   叶片   果实

2023-08-11 08:07:57 

求医网信息

桂林市燕山区哲木镇草莓栽培技术要点

_刘成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燕山区哲木镇气候温和,年平均日照时数1 550.09 h,年平均降水量1 894.39 mm,平均气温19 ℃,无严寒。冬季,最适合草莓生长。 哲木镇草莓种植主要集中在苏家村委会白竹井东、西​​两个自然村,种植面积53.33 hm 2 。 据相关统计,2021年,草莓种植将使该自然村家庭人均收入增加3.6万元,草莓种植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 结合白竹井东、西​​村草莓种植实际,总结出草莓地膜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1 种植地点选择和整地

草莓生长需要良好的光照条件,喜大肥水,忌涝。 草莓种植宜选择地势较平坦、土质疏松、通气良好、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pH值呈微酸性或中性的沙壤土。 优先安排从未种植过草莓的种植地,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或与十字花科蔬菜、豆科作物轮作4年以上,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发生草莓病虫害。

一般采取一年一栽的方式,栽后应结合整地,施足底肥。 底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80%,基本满足草莓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从而促进草莓生长,增加单果重、含果量。 含糖量和色素。 每667 m 2 施腐熟鸡粪不少于1 200 kg,优质复合肥160 kg[m(N) : m(P 2 O 5 ) : m(K 2 O)=17 : 8 : 17 ],施肥采用撒施、沟施相结合的方法。

2 品种选择

哲木镇主要种植的草莓品种有甜查理(欧美)、穗珠(日本)、宁宇(国产)。 甜查理具有果大、产量高、植株生长旺盛、抗逆性强、耐贮运等特点,平均每667 m 2 产量达3 000 kg。 穗珠是休眠期短、早熟的品种,被誉为“草莓之王”。 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强,对炭疽病的抗性中等。 每667 m 2 产量为1 500-2 000 kg。 宁玉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品种。 果肉橙红色,味甜香,果大,产量高。 每667 m 2 产量可达2 000 kg。

3 栽植前利用母株培育壮苗

母株的质量直接影响幼苗的质量。 不仅会影响定植后的田间管理,还会直接影响草莓的产量和上市时间。 因此,利用草莓母株培育壮苗非常重要。 母株种植地必须施足基肥。 一般情况下,每667 m 2施用腐熟鸡粪1 200 kg、优质复合肥160 kg[m(N):m(P 2 O 5 ):m(K 2 O)=17∶8∶17],禁止使用高氮肥料作为基肥,以免幼苗徒长。 同时,要保证母株种植地有良好的排灌能力,防止根部腐烂,保证植株生长。 母株定植时间应控制在3月底至4月初。 每畦种植1行母株,株距控制在90 cm,母株种植密度为800株/667 m 2 。 当母株处于旺盛生长期、匍匐茎大量生长前,喷施50 mg·kg -1 赤霉素溶液两次,每隔7天喷一次,以促进母株大量产生。幼苗。 防治地下害虫可选择50%辛硫磷乳油或90%敌百虫,交替使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防治炭疽病、根腐病等病害,及时清除有病虫害的母体。 拉紧。

4 定植苗管理

4.1 定植时间

草莓是典型的节日经济作物。 节日期间销售价格较高,可显着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因此,及时定植草莓苗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哲木镇草莓种植时间如下。 Sweet 品种将于9月7日左右播种,9月20日前完成播种; 穗竹、宁玉两个品种需在8月下旬播种。 播种一般在16:00后或阴天进行。

4.2 植物选择

草莓苗的质量直接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苗规格分级是草莓定植的关键环节。 大、小苗分开种植,方便后期管理。 哲木镇壮苗筛选标准:植株有4~6片叶,根系健壮,白根多,单株鲜重30克以上,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分级时,需在保留一段叶柄后用剪刀剪掉苗木上的病叶和老叶,并在距离苗木2厘米处剪掉匍匐茎。 如果草莓叶子大且多,育苗时剪去1/3的叶子,以减少植株水分蒸发。

4.3 定植方法

1)消毒处理。 定植前,将草莓苗根部用25%嘧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浸泡4分钟,然后将整个草莓苗浸入该溶液中并迅速捞出,将植株晾干后,施药液即可种植后,可有效防治草莓炭疽病等病害。

2)定植密度。 甜查理6 000-7 000株/667 m 2 ,穗珠和宁玉7 000-8 000株/667 m 2 。 沟种植,沟宽1.2m草莓是怎样生长的,沟宽0.4-0.5m。 每沟种植4行,中间两行间距0.1m,距沟边0.1m,另一行种植各种品种。 边排与中排的距离为0.45m。

3)定植注意事项。 种植过程中,要注意草莓苗弓形新茎的方向,使新茎的弓形方向一致,保证每株抽出的花序方向一致,以便于田间管理和果实采收。 种植时需要将新茎基部埋入土壤中,以促进新根的生长。 同时,草莓的外托叶尖端不要进入土壤,做到顶部不埋,底部不外露,以促进新根的生长和根系的伸展,从而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草莓移栽后两天,应灌根或喷施生根剂乙酰胆碱1~2次,以提高植株成活率。

5 覆膜及简易棚搭建

草莓种植地膜覆盖和简易棚搭建技术应根据气温变化合理选择。 哲木镇通常在10月中下旬以后昼夜温差开始增大时搭建简易棚。 简易棚高0.8-1.0m,宽1.3m,长度视边框长度而定,一般在30m以内。 同时铺设黑色覆盖物,保持土壤湿度,控制水分蒸发,从而控制温室内的湿度,避免因湿度过大而引发病害; 覆盖黑色地膜还可以抑制杂草生长,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提高果实品质。 哲木镇通常选择较宽的塑料薄膜,例如当边框宽度为1.2m时,选择宽度为1.9m的黑色塑料薄膜。 靠近沟垅的畦内侧开沟,将两侧塑料薄膜埋入沟内,将塑料薄膜铺在植株表面,并在植株上方开一个小孔,将植株引出地膜。将塑料薄膜的四个边拉紧,用土压实。 地膜表面应每隔2m用土压实一次,防止大风天气刮伤或划伤地膜。 同时,拔出植物时要注意避免损伤植物的叶子,以保证植物中央的叶子能顺利露出来。

生长草莓的植物叫什么_草莓是怎样生长的_草莓生长周期图解

6 定植后田间管理

6.1 棚内温湿度管理

草莓对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在植株生长的不同阶段必须科学控制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萌芽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控制在8-12℃; 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夜间温度控制在8-10℃; 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5-10℃。 当气温极低时,使用电热丝或加热灯等加热设备提高温度,避免植物冻伤。

6.2 水肥管理

当棚内温度较高、水分蒸发量较大时,需加强水分管理,避免水分流失对果实造成影响。 1)移栽返青期(移栽后20天)应保持畦土湿润; 2)返青后——适当控制开花坐果期,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3)扣棚初期可每隔10天浇水一次,浇水后通风。

草莓的果期较长。 为保证果树连续生产,防止植株早衰,施肥过程中需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适量追施肥料,避免因施肥过多而烧苗。 草莓从大棚至现蕾期可第一次追施45%优质复合肥[m(N):m(P 2 O 5 ):m(K 2 O)=15:15:15 】6~7公斤; 花期及果实大多拇指大小时,每667平方米喷磷酸二氢钾60~90克,0.01%油菜素内酯10毫升求医网报道,兑水30公斤,或海藻500~1 000倍。施肥,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追肥过程中应注意大、中、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追肥与灌溉兼顾,以达到最佳的追肥效果。 生产中常用的海藻肥,不仅含有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能满足草莓生长发育的养分需求。

6.3 工厂管理

6.3.1营养生长期管理

营养生长期应随时摘除匍匐茎和多余的侧芽,摘除老叶、病叶,以培育壮芽,促花健壮,增加通风透光,提高抗病能力。 1)对于以采收草莓浆果为目的的植株,过度抽匍匐茎会消耗母株大量养分,影响花芽分化,从而影响草莓产量和果实品质,因此应随时摘除匍匐茎。 2)如果侧芽生长过快,叶片数量增加较快,植株的通风透光性较差,易滋生蚜虫、白粉病等病虫害。 因此,必须尽快去除多余的侧芽。 同时要注意草莓植株分选当天禁止浇水,并及时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喷洒防护,防止植株伤口被病菌感染。

6.3.2花果期管理

1)花果期植物管理需在营养生长期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疏花、疏果。 根据草莓品种和植株健壮程度疏花疏果。 日本品种(绥珠)和国产品种(宁玉)通常要疏除过多的侧花序,只留1~2个侧花序,以保证高产优质果实。 欧美品种(甜查理)需保留先开的花,疏除晚开的弱花; 彻底清除畸形、病果。 2)强草莓株应保留12至14个果实,中株应保留7至10个果实,弱草莓株应保留4至5个果实。 3)严禁使用化学药剂除草。 4)光照不足时,应安装白炽灯补充光照,以促进草莓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草莓生长周期图解_生长草莓的植物叫什么_草莓是怎样生长的

6.4 害虫防治

6.4.1 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1)常见疾病。 哲木镇草莓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等。 ①草莓根腐病是多种土传病原菌与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类病害的总称,是一种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 哲木镇常见的根腐病是红色中心柱根腐病,定植后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易发生。 发病时植株矮化、萎缩,下部老叶紫红色或紫褐色,茎变红。 棕色,然后整株植物枯萎死亡。 ②炭疽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病害。 当气温28-32℃,相对湿度90%以上时,炭疽病严重。 近年来,哲木镇炭疽病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是育苗期和移栽期的主要病害。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匍匐茎; 发病初期叶片有紫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逐渐扩大成片,严重时变成褐色干枯死亡。 叶柄、匍匐茎上有凹陷的椭圆形溃疡病斑。 ③白粉病在15-25℃的温度条件下易发生。 哲木镇草莓白粉病发病高峰期为11月至次年5月,恰逢草莓坐果期至采收后期。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花器、果实、叶柄、匍匐茎; 发病后,叶背出现白色粉状斑点,叶片向上卷曲成勺状,后期叶片上覆盖白色霉层。 ④灰霉病在温度0~25℃、湿度90%以上时易发病,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时病情加重。 主要为害叶片、花器官、果实; 发病时,老叶形成“V”字形黄褐色病斑,逐渐变褐、干燥,严重时叶片焦枯死亡。

2)防治措施。 哲木镇主要采取农业和化学防治措施。 ①选择抗病品种和无病苗木进行种植。 ②优先考虑未种植草莓的土地,或轮作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的土地,或轮作十字花科蔬菜、豆类作物4年以上的土地。 ③做好花园清理工作,发现病株立即拔烧或掩埋; 及时清除残枝、病叶,烧毁或深埋; 草莓采收后将植株全部挖出,并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及病残体,集中焚烧。 ④发病初期,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方法,重点对中心植株和周边植株进行化学防治。 当发生土传病害(如根腐病)时,需采用化学药剂灌根防治。 防治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可用25%嘧菌酯悬浮剂800~1 200倍液或32.5%苯肟菌酯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或21.2%唑菌胺酯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 ,每10天喷一次,交替使用,连续2-3次。

6.4.2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1)草莓的主要害虫有蓟马、红蜘蛛、蚜虫等。 ①蓟马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10-11月为发病高峰期。 可设置蓝板诱集器或采用化学防治,选用60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喷一次。 7天,连续2~3次。 ②高温、干旱条件下容易发生红蜘蛛。 发病初期可用20%阿维·乙螨唑SC 8 000~12 000倍液或22%阿维·螺洛芬SC 6 500~8 000倍液+20%乙螨唑混悬剂8 000~12 0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10天后,按25万/667m 2 生物防治标准将捕食性螨投放田间。 ③蚜虫具有黄化的特点,主要为害草莓娇嫩的组织,其中以心叶和嫩叶居多。 防治效果最好在发病初期,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30%噻虫嗪2 500~3 000倍液或22%噻虫胺1 000~2 000倍液。高氯氟化物悬浮浓缩液1倍液,施药7天后,按与瓢虫1:120的比例将蚜虫的天敌七斑瓢虫释放到田间。 生物防治。 同时,在田间悬挂略高于草莓植株的黄板,诱杀飞蚜,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7 尾声

地膜覆盖草莓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满足市场对草莓的需求。 笔者主要从种植选地整地、品种选择、壮苗培育、种植管理、地膜覆盖和简易棚搭建、种植后田间管理6个方面总结了哲木镇草莓种植的相关技术,为其他地区草莓地膜覆盖种植提供参考。 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请关注,点击我的头像进入或在今日头条搜索{钱千流}个人主页查看我的更多作品,今日头条会将我的更新推送给关注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