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为向更多家长普及儿童生长发育科学知识,帮助孩子抓住暑假“高生长季”,由人民日报《健康时报》主办的“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
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关注? 如何科学帮助孩子长高? 判断孩子身高的依据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季养生之旅,听听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呼和浩特站:孩子长高如何科学“踩油门”?
生长激素是治疗身材矮小的有效药物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吴雪岩在科普讲座中将孩子的成长比作汽车的油门踏板。 生长激素就像汽油。 什么时候踩油门,什么时候踩刹车,科学管理和控制,才能帮助孩子健康长高。
他说,根据抽样调查,我国儿童身材矮小发生率约为3%,而在所有矮小人群中,4-15岁儿童约有700万人需要治疗。 但目前我国每年因身材矮小就诊的患者不足30万人次,真正得到合理治疗的患者不足3万人次。 调查显示,90%的矮个子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抑郁、内向或缺乏领导力等心理或行为障碍,可能影响升学、就业和婚姻。 有的患者甚至不具备正常的工作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吴雪艳特别提到,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身材矮小可能是一种病理状态,更不知道此类疾病是可以干预和治疗的。 对于孩子的成长问题,存在很多误区:一味地等待孩子长大后“跳跃”、“涌动”; 盲目听信广告,给孩子服用所谓的“增高药”、保健品或使用“物理增高剂”,反而对常规治疗药物生长激素产生怀疑,因为其中含有“激素”二字。
发现问题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专科门诊就诊
“一旦发现问题十三岁孩子长高吃什么,应带孩子去正规医院专科门诊,专业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检,确定骨龄,监测垂体功能,并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指征后,再进行治疗。”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颜兆利提醒家长。
据她介绍,2008年6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制定的《身材矮小儿童诊治指南》指出,重组人生长激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身材矮小的药物。 2013年6月,《中华儿科杂志》发表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建议》文件指出,可以用生长激素治疗导致身材矮小的疾病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症等。身材矮小、特纳综合征、小于胎龄儿等,进一步强调了生长激素规范用药治疗各类身材矮小儿童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重要性。
承德站:决定身高的关键不是年龄而是骨龄
骨骺闭合,科学干预无济于事
“判断孩子能否长高的依据是骨龄,而不是年龄。根据骨龄,我们可以知道孩子是否有机会长高。” 承德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翟铁强调,“根据骨龄片,可以找到关节之间的间隙,它们之间有一个间隙,就是骨骺线。如果骨骺线是没有闭合,还有机会长高。如果这条线闭合了,就说明孩子的身高发育结束了,不会再长高了。 对于男孩来说,当到了十岁的时候,身高就基本固定在五六岁了求医网报道,而女孩则到了十三、十四岁就停止生长了,此时骨骺线已接近闭合,生长和生长的空间就变小了。发展已经非常有限。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不要凭着旧观念,认为孩子长得晚,个子矮,以后还有“出走”的机会。 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后期,成长的空间就极其有限。 一旦骨骺闭合,即使科学干预也无济于事。 因此,广大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身材矮小的迹象,应及时就医,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性早熟也是影响孩子身高发育的重要原因
目前,注射生长激素是治疗儿童身材矮小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不过,很多人一听到‘激素’这个词就很紧张。事实上,生长激素只影响孩子的身高,所以没必要担心它的安全性。” 翟铁介绍道。 相反,有的家长听信虚假广告,给孩子购买所谓的“吃了就能长高的药”。 事实上,这些药物并不符合规定,通常含有一种刺激儿童性早熟的激素。 这些激素的作用机制与生长激素不同,通常不会使儿童长高。
最后,翟铁提醒家长,想要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 平时多运动,家长要以身作则,陪孩子一起多做户外运动; 每天10点前上床睡觉,以保证人体内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 此外,性早熟也是影响儿童身高发育的重要原因。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性征的发育。 一旦发现自己出现性早熟,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北京站:孩子长高,这些影响因素一定要管好。 睡前加餐会适得其反
“身高可以管理吗?实践证明,身高是可以管理和调节的。”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袁纯清向关心孩子生长发育的家长传递出积极的信号。 她说,孩子的身高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还受到疾病、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家长配合医生科学管理这些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身高的增长。
如何及早发现身高发育不足的问题? 对此,袁纯清表示,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每年长高不超过5厘米,总是坐在教室第一排,明显比同龄孩子矮1-3岁。需要购买较大的衣服、鞋袜等,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尽快查明孩子身高和生长发育不足的原因,并进行科学的治疗和干预。 否则,一旦孩子骨骺线闭合,错过了可以治疗的阶段,医生就无能为力了。
最后,袁纯清提醒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高发育,睡前不要给孩子加餐,以免餐后血糖升高,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夜晚。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防止孩子挑食、偏食、暴饮暴食。 另外,在运动方面,鼓励孩子进行纵向弹跳运动,如跳绳、跑步、打球、碰高等,可以适当刺激骨骼,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和骨化,促进骨骼发育,帮助长高。
厦门站:孩子会长高吗? 这是对成长和发展最大的误解,而且不好!
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生长发育科主任朱新宇指出,现在家长对于生长发育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认为孩子的身高都是与生俱来的,一味相信遗传。 事实上,遗传因素只占身高发育影响的60%~70%。 还有一个误区是,孩子还小,迟早会长高。 事实上,人80%的身高增长发生在青春期之前。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父母是第一责任人。” 他强调,在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家长应该知情、权衡、行动。 了解孩子身高现状,选择合理的促进孩子身高增长的方式,发现问题后尽早、持续、科学地进行干预。
他建议科学管理身高应遵循五点。 首先,你必须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要进行均衡营养补充。 第三,保证充足的睡眠。 第四,合理锻炼。 第五,保持愉快的心情。
截至目前,“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已在全国近200个城市开展。 越来越多的家长从科普活动中受益,但一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时仍然存在困惑。 迷茫又不解。
为了充分了解家长对孩子成长发展的理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健康时报》再次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国家儿童医院龚春秀教授团队医学中心与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联合开展“测试一下,你对儿童生长发育了解多少”研究活动。
参与方式:
STEP 1: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APP;
STEP 2:进入“儿童健康”频道填写调查问卷。
(操作: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