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医学儿科学的年龄阶段划分法与教育学的区别

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发育   体重   生长   身高   儿童

2023-08-12 23:05:17 

求医网信息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生长是指身体的数量变化,例如体重增加; 发育是指身体发生质的变化,比如大脑功能的不断完善。 生长发育有其一般规律,掌握规律,为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力。 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是反映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 监测生长发育,应采用科学的“尺度”。 1、年龄阶段划分 人体的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到成熟,是一个持续20多年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性的。 医学儿科常用的年龄划分方法与教育学有些不同。 整理列出来,供读者参考。 医学儿科的年龄划分方法: (1)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分化开始,直至胚胎一般形成,一般指妊娠前8周。 (2)胎儿期是指从妊娠8周至出生。 (3)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28天开始。 怀孕28周至出生后1周(或出生后4周)称为围产期。 如今,围产期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四)婴儿期或哺乳期,是指1个月至1岁的年龄段。 (5)幼儿期是指出生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 (六)学前儿童是指3岁至6岁、7岁儿童。 (七)学龄一般是指进入小学至青春期前的年龄段。 一般为6~7岁至11~12岁。

(8)青春期 这是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 女孩为11-12岁至17-18岁; 男孩的年龄为13-15岁至19-21岁。 教育学的年龄划分方法:(与医学儿科的划分方法相同。)(1)胎儿期(2)新生儿期(3)婴儿期(4)幼儿期指1至3岁。 (五)学龄前或幼儿期是指3岁至6岁。 (六)学龄是指7岁至14岁。 二、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生长发育不平衡 1、不同速度的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波浪状上升,有时快,有时慢。 胎儿期是一生中身长和体重增长最快的阶段。 生命最初两年的身体生长仍然比以后的几年更快。 第一年,体长增加20-25厘米,为出生身长(50厘米)的50%; 体重增加6-7公斤,是出生体重(3公斤)的两倍。 无论身长和体重如何,第一年是出生后生长最快的一年。 第二年体长增加10厘米,体重增加2.5~3.5公斤。 速度也比较快。 2岁以后生长速度急剧下降,每年体长平均增加4-5厘米,体重平均增加1.5-2公斤,保持相对稳定缓慢的生长速度,直至青春期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 2、长度比例不同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的发育比例是不同的。

说出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_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_生长发育期的儿童

即从胎儿时期的头大(占身长的1/2)、躯干较长、腿较短,到成年后的头较小(占身长的1/8)、躯干较短、腿较短。 腿长。 从出生到成熟,头部的大小仅增加一倍,而躯干增加三倍,上肢增加三倍,下肢增加四倍。 上述身体发育的特点称为“头尾法则”。 3、各系统的发展不平衡 在一定年龄,各系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始终领先于发育。 出生时大脑重约350克,相当于成人大脑重量的25%; 6岁时,大脑重量已相当于成人大脑重量的90%。 在这五六年里,由于大脑的快速发育,孩子的各种生理功能、语言发展和动作发展也比较快。 出生后淋巴系统的发育特别迅速,因为儿童时期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需要淋巴系统的保护。 10岁以后,随着其他系统的成熟和抗病能力的增强,淋巴系统逐渐退化。 生殖系统在儿童时期几乎不发育,在青春期发育迅速; (2)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有其特点。 身高、胖瘦、力量和智力都有差异。 在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时,将他过去的情况与现在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他的发育动态才更有意义。

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_说出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_生长发育期的儿童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和先天环境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肯定的。 例如,孕妇营养不良会导致胎儿生长迟缓。 根据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成年后,两个同卵双胞胎的身高差异较小,而体重差异则相对较大。 说明骨骼系统的发育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 (二)后天因素 1、营养 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组成代谢)和异化(分解代谢)两个方面。 人体不断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形成自身的物质。 这个过程称为同化。 人体不断分解这些营养物质并释放出能量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并排出分解后的最终产物,如水、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个过程称为异化。 同化大于异化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保证。 根据儿童营养调查数据证实,营养丰富、均衡的饮食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相反,营养缺乏的饮食不仅会影响发育,还会引发疾病。 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导致身材矮小。 2、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有利于骨骼的生长。 它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求医网,一种生存的基本需要。 3、生活安排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日常生活,并结合生活护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 4、患病儿童的生长发育可直接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患病部位、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_说出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_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对于保证儿童的正常发育十分重要。 5、其他因素家庭规模:国内外一些调查表明,在同等经济条件下,家庭规模,特别是子女数量,对子女的成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孩子的身体发育比较差。 因此,加强计划生育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季节:季节对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春季身高增长较快,秋季体重增长较快。 这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污染:空气、水和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污染以及噪音的危害,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铅污染不仅影响儿童智力,还会使儿童身体发育迟缓。 儿童被动吸烟对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已被国内外学者证实。 4、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形态指标和生理功能指标。 形态指标:指能够测量身体及其部位形状的各种测量值(如长度、宽度、周长和重量等)。 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身高和体重。 此外,还有代表长度的坐高、手长、脚长、上肢长、下肢长; 肩宽、骨盆宽度、胸径、代表横径的胸径; 头围和胸围分别代表周长、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 皮褶厚度代表营养状况。 生理功能指数:是指可以测量机体各系统、器官生理功能的各种衡量指标。

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_说出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_生长发育期的儿童

常用的有:握力、背肌力,它们是肌肉骨骼系统的基本指标; 肺活量,是呼吸系统的基本指标; 脉搏和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基本指标。 5、常用评价方法评价孩子的身高、体重,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秤”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也就是“标准”。 根据我国卫生部要求,自1996年起,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通行标准进行儿童体格发育评价(见本书附录二)。 《标准》用三个“标尺”来衡量儿童的生长发育,即“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和“身高体重”。 所谓“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是指相对于一定年龄应有的体重和身高。 标准中有三组数字:-2SD、中位数、+2SD。 -2SD 为最低限制,+2SD 为最高限制。 地震方向的最低限度到最高限度是正常范围。 然而,仅仅用“年龄体重”和“年龄身高”这两个“尺度”并不能反映出孩子的身材是否匀称。 例:一名3岁女孩,身高88厘米,体重16公斤。 查“年龄身高”表(见附录2),3岁女孩的正常身高范围是“86.5厘米至101.4厘米”。 小女孩身高88厘米,属于正常范围。 查看“年龄别体重”表(见附录2),3岁女孩体重的正常范围是“11.2公斤至17.9公斤”。 小女孩体重16公斤; 这是正常的。 六、粗略评估方法(一)体重 1、根据体重增长倍数计算:知道出生体重,孩子6个月时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一岁时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1岁左右,2岁时约4次,3岁时约4.6次。

说出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_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_生长发育期的儿童

2、按体重增长速度计算:前3个月,孩子每周可增重200-180克; 3-6个月,每周180-150克; 6-9个月,每周120-90克; 从 9 到 12 个月,每周增加 90 到 60 克。 3、按公式计算:出生体重按3000克计算。 6个月以内的体重=10个月内的出生体重×600(g) 7个月~1岁的体重=10个月内的出生体重×500(g) 2~7岁的体重=年龄×2+8(kg) (2 )身高(3岁以下为身长) 1、按照身高生长倍数计算:出生身长按50厘米计算,一岁时身长为出生身长的1.5倍, 4岁时身高是出生身长的2倍。 2、根据身高生长速度计算:1至6个月的儿童平均每月生长2.5厘米,7至12个月平均每月生长1.5厘米,一岁时达到75厘米,一岁时达到85厘米2岁。 3、根据公式计算:孩子2岁以后,平均每年身高会增长5厘米。 2~7岁身高=年龄×5+75(厘米) 7、测量方法 (1)体长(身高)是生长长度的重要指标,是正确估计身体发育特征、评价生长速度不可缺少的依据。 身长或身高测量:3岁以下儿童测量仰卧位身长。 脱掉帽子、鞋子和袜子,穿上单衣,仰卧在测量床底部的中线上。 助理将孩子的头伸直,头顶接触头板,孩子面朝上。 测量者位于孩子右侧,左手握住孩子膝盖,伸直双腿,右手移动脚踏板,接触两侧脚后跟。

如果测量床两侧都有刻度,应注意测量床两侧的读数应一致,然后读取刻度并记录至0。l厘米。 3岁以上儿童测量身高时,立正,目视前方,胸部微挺,腹部微收,双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后跟并拢,脚趾分开约60°,脚后跟、几个点臀部和肩膀之间同时靠在立柱上,保持头部直立,然后测量。 当底板与头骨顶点接触时,观察受试者的姿势是否正确,然后读取柱上的数字,并记录综片0.1厘米。 (2)体重 体重是指人体的总重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儿童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重量及其生长发育的综合情况。 儿童的营养状况可以通过体重和身高来推断。 体重测量:新生儿需使用婴儿秤或专用杠杆秤,最大承重10公斤。 1月至7岁使用的秤(杠杆秤)最大负载为50公斤,准确读数不超过50克。 测量前检查天平的零位。 拍摄对象应脱掉外套、袜子和帽子。 年长儿童应排空尿液,这样秤得出的数值更加准确可靠。 如果不可能只剩下衬衫和内裤,则应扣除衣服的重量。 称重时,婴儿可采取卧位,1-3岁可采取坐位,3岁及以上可采取站位,双手自然下垂。 称重前应熟悉秤的读数重量、浮重或称重锤,并将其放置在与孩子年龄体重相近的位置。 称重时,快速将浮锤调整至杠杆中间位置,显示读数以公斤为单位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果您满意,请接受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