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中药材
求医网信息
【天地新闻】
中药材种类繁多,药用部位不同,最佳采收时间也不同。 所谓最佳采收期,就是中药材品质的最佳采收期。 中药材的品质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含量,并与产地、品种、栽培技术以及采收年份、季节、时间、方法密切相关。 为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大多数中药材成熟后应及时采收。 中药材的成熟是指药用部位已达到药用标准,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和要求。 药材的品质包括内在品质和外观性状,因此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期应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和形状、颜色、质地、大小等外观性状时进行。等为最佳,这样才能获得优质的药材,达到更好的效果。 好处。
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影响药材性状、质量的因素以及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养分储存和流失的规律,并根据中药材药用部位的不同,确定最佳采收期现将中药材简介如下。
1、以根及根茎入药的中药材品种
这类中药材一般根茎粗壮、根直、分叉少、脚粉状,品质较好。 收获季节大多在秋季、冬季或早春。 当生长停止、花叶枯萎时,于早春发芽前采收。 大多数品种在春季发芽前采收是最适宜的时间,因为早春药用植物已准备发芽,根茎中储存的大量养分尚未或刚刚开始分解,因此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最高,营养成分最丰富,品质也最好。 但也有例外求医网,如黄芪、乌头、黄连、党参等在秋季采收,太子参、半夏、附子等在夏季采收,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好。
现将部分品种的最适采收期介绍如下(见附表),供参考。
日程
1、早春采收:甘草、丹参、拳击参、虎杖、赤芍、北豆根、地榆、苦参、远志、甘遂、白芍、独生子、前胡、川芎、防风、柴胡、秦艽、白薇、紫草、射干、莪术、天麻、黄芩、南沙人参、桔梗、白术、紫菀、漏芦、三棱、百部、黄精、黄精等。
2、秋季采收:黄芪、狗岭、防己、威灵仙、乌头、白芍、黄连、升麻、商陆、常山、人参、三七、当归、羌活、北沙参、龙胆、白芩、徐长青、熟地、续断、党参、香附、附子、重楼、芦笋、山药、白芨等。
3、冬季采收:大黄、何首乌、牛膝、板蓝根、葛根、玄参、瓜蒌、白术、泽泻、天南星、木香、土茯苓、姜黄、郁金等。
4、夏季采收:延胡素、附子、乌头、太子参、关中、川芎、当归、半夏、川贝母、浙贝母、麦冬等。
2、以花入药的中药材
花型中药材大多在花蕾萌芽时采收,品质良好。 如果鲜花盛开,鲜花很容易散瓣、折断、失色、失香,严重影响品质。 例如,金银花在夏秋季节由绿转黄,紫丁香在秋季花蕾由绿转红,玉兰在冬末春初花未开时,玫瑰在晚春即将绽放。初夏,宝塔粳花盛开。 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最宜,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好。 不过,也有一些中药材需要在花开时采收。 例如,月季花在春夏两季花稍开时,闹阳花在四月至五月盛开时,阳津花在春夏两季盛开。 此时,秋冬菊花盛开,夏季红花由黄变红时,是最适宜采收的时期。
3、以果实、种子入药的中药材品种
水果类中药材以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为佳; 种子中药材宜在种子完全成熟、籽粒饱满、有效成分含量高时采收较好。 如火麻仁、马兜铃、地肤子、青箱、五味子、补六杏、肉豆蔻、萝卜、覆盆子、木瓜、山植物、冬瓜、苦杏仁、玉里仁、乌梅、金樱子、沙元子、决明子、补骨脂、胡芦巴、柑橘枳壳、吴茱萸、巴豆、枣子、胖大海、大风子、石君子、何子、小茴香、蛇床子、山茱萸、连翘、雌鼠尾草子、马钱子子、菟丝子子、牵牛花子、当归子、枸杞子、牛蒡子、薏苡仁对于成熟度不一致的品种,应趁成熟采收,分批进行。 比如心急、千金子等等。
4、以叶入药的中药材品种
叶类中药材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花朵未开放或盛开时采收。 此时植物已完全生长,光照和作用较强瓜蒌子的生长周期,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如大青叶、紫苏叶、番泻叶、臭梧桐叶、艾叶等。
5、以全草入药的中药材品种
以全草入药的中药材,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即将开花之前采收。 如薄荷、穿心莲、弹力草、鱼腥草、淫羊藿、仙鹤草、白花草、马鞭草、广藿香、泽兰、半枝莲、蛇草、千里光、佩兰、蒲公英、茵陈、淡竹叶、石斛等。但也有一些秋季开花后采收的品种,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如麻黄、细辛、垂草、堇菜、金钱草、荆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