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1、如何判断孩子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秋冬季节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主要由呼吸道病毒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当然也包括新型冠状病毒。 各种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非常相似。 他们都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很难区分是哪种病毒引起的。 但如果有与新冠患者密切接触史,特别是没有口罩防护,比如与新冠阳性家庭成员一起吃饭、生活,或者在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与新冠患者接触等场所,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要考虑新冠感染的可能,可通过新冠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来诊断。
部分儿童虽然没有明确的新冠阳性患者接触史,但近一周曾去过公共场所; 或者儿童发烧或咳嗽并伴有明显的全身不适症状,如疲劳、无力、头痛和肌痛,特别是学龄儿童,也需要考虑新冠感染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患者在出现明显发烧、咳嗽并被确诊之前,可能已经具有传染性。 COVID-19抗原一旦呈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COVID-19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在发烧后1-2天转为阳性。
2、孩子发烧、咳嗽,需要立即去医院吗?
什么情况下需要送医院?
孩子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后,如果精神状态良好、饮食不受影响、咳嗽不严重、没有气促等症状,则无需去医院暂且。 主要观察是在家观察,多喝水,多休息,根据病情适当用药。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应尽快去医院:
持续高烧或反复发烧3天以上;
精神状态不佳或烦躁,甚至嗜睡、抽搐、意识障碍;
呼吸频率加快,明显呼吸困难,锁骨上窝或胸骨后、肋间凹陷,面色苍白或口唇紫绀; 年龄较大的儿童主诉胸闷或心悸; 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泣等;
食欲不佳、频繁呕吐、吃不下饭、腹痛、严重腹泻导致尿量减少、哭时泪水少、嘴唇干燥、皮肤弹性差等脱水症状。
附:小儿呼吸困难的标准:
0-2个月:>60次/分钟
2月-12月:>50次/分钟
1-4岁:>40次/分钟
>4岁:>30次/分钟
3. 哪些儿童感染后风险更大?
根据目前株新冠感染的临床汇总数据,大多数儿童感染后无明显症状(隐性感染),部分儿童感染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如发热、鼻塞、流鼻涕等。其他症状,与普通感冒、流感非常相似。 还有少数儿童可能出现肺炎,只有极少数儿童可能出现重症或危重症。
然而,患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的儿童患重症 COVID-19 的风险显着增加,应尽早诊断并住院治疗:
新生儿和3个月以下的婴儿以及1岁以下的早产儿;
患有肥胖、糖尿病、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肺病、癫痫、神经精神疾病和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
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且基础疾病不稳定。
4.感染儿童什么时候需要退烧药?
对感染儿童使用退烧药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孩子发烧带来的烦躁和不适,同时也减轻家长的紧张情绪。 因此,并不是所有发烧的孩子都需要使用退烧药。
原则上,2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且有明显不适时,即可使用药物退烧。 如果孩子体温低于38.5℃,精神状态良好,无烦躁、精神萎靡、气短等症状,一般不需要退烧药; 但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有发热、抽搐史,或者可以预见体温明显升高,即使体温低于38.5℃,也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 因此,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不建议 2 个月以下的婴儿使用退烧药。
5、孩子感染后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儿童退烧药有很多种。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一线退烧药只有两种,即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两者的退烧效果和安全性相似,根据孩子年龄和体重按常规剂量应用,不良反应很少。
对于2个月至6个月的婴儿发烧,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对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使用退烧药后,30-60分钟后体温开始下降。 如果有的孩子仍然高烧,不宜短时间内反复使用退烧药。 一般情况下,间隔时间应在4小时以上。 每种退热药每天一般不超过4次。 一般选择混悬剂、混悬滴剂等适合儿童的剂型,如果口服不方便也可以使用栓剂。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复方感冒药中还含有解热镇痛药物,应避免解热镇痛药物与含有解热镇痛药物的复方感冒药联合使用,以免服用过量。 不推荐尼美舒利、赖氨酸等退热药。 有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等基础疾病的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退热药物。
6.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发烧
怎么处理呢?
不建议新生儿和2个月以下婴儿使用退烧药,也不建议使用酒精湿巾退烧。 首先,宽松衣服,打开包包散热,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体温; 考虑使用退热贴片和其他方法来帮助降温。 由于2个月以下且体温≥38℃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是重症COVID-19的高危人群,建议尽快就医并住院治疗。
7.孩子感染后是否需要使用其他药物?
用药的目的是帮助缓解症状和不适,所以如果孩子没有明显症状,就休息并多喝水; 还可根据病情适当选用下列药物:
感冒药:可用于有明显鼻塞、流鼻涕、咽喉痛症状的儿童。 考虑鼻腔冲洗以缓解鼻塞症状。
止咳化痰药物:如果咳嗽严重影响孩子睡眠或有明显痰液,可以选择含有右美沙芬、氨溴索、愈创木酚等成分的止咳化痰药物。
益生菌:腹泻的孩子可以考虑益生菌。 如果呕吐、腹泻严重,应注意是否有尿量减少或精神意识改变,及时就医。
中药:可适当选用连花清瘟颗粒、小儿赤翘清热颗粒、蒲地兰口服液等中成药。 一般情况下只能使用其中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常出现在复方感冒药中,应避免重复使用。
8.感染后如何在家观察孩子?
儿童在家应由专人管理,并注意以下事项:
体温变化: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温。 一般根据孩子病情的严重程度、体温的高低和变化来确定多久给孩子量一次体温。 通常体温较高时(体温≥39℃),每隔0.5-1小时测一次体温。 过于频繁的体温测量会影响孩子的休息; 当体温很高(≥41.0℃)时,应增加测温频率,可在紧急退烧治疗后10-10小时内进行。 每 20 分钟测试一次。 中度发热(体温38.1-38.9℃)且体温相对稳定者可每2小时检测一次,低热(37.5℃-38.0℃)者可每2-4小时检测一次。 应注意在孩子安静、室温适宜、衣物适中时进行测量。 如果测量腋下温度宝宝发烧状态很好,可以在测量前擦拭腋下,确保该区域没有汗水。 尽可能使用电子体温计。 如果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一定要保证孩子能配合夹子,并注意不要弄坏温度计。
孩子日常活动情况:与平时相比,孩子的吃、喝、拉、睡、玩等方面有无明显异常?
生命体征及其他症状:重点观察呼吸频率、孩子面色等,有无气短、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等变化。 如果出现犬吠性咳嗽、吸气性喘鸣、声音嘶哑、气短、吞咽困难、拒食、嗜睡、明显哭闹、烦躁、排尿明显减少甚至无尿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9、孩子感染后,在家如何护理?
让孩子在家充分休息。
注意补充水分。 温水、牛奶、果汁、口服补液盐等均可作为选择。 经常喝少量的水;
保持居室通风舒适,适当减少衣被,避免过热。
可适当加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退烧,如用温水敷额头、温水浴、贴退热贴、降低室内温度等。 但不建议采用酒精擦拭、冰水灌肠等方法来降温。
做好隔离防护,避免感染其他儿童和成人。
10.孩子感染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康复?
会有副作用吗?
如果发现孩子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呈阳性,但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可在家隔离一周,一般情况下一周内转阴。 没有特殊情况,不需要去医院治疗。
新冠儿童发烧一般会持续1-3天左右。 退烧后求医网报道,可能会出现咳嗽等症状,并持续一段时间,尤其是患有过敏或哮喘的儿童。 但大多数都能顺利康复,后遗症也比较少见。 目前流行的毒株比之前流行的Delta毒株温和,引起新冠后遗症的风险也较低。
专家名片
供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策划:省卫健委宣传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