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
- 耳朵
伟大世界里的书声
欢声笑语必须经历它才能感受到
数字“3”形似一只耳朵,关注耳朵健康的日子也因此“象形”。 今年3月3日是第19个全国“爱耳日”。 今年活动的主题是“聆听未来,从预防开始”。
听不到任何声音称为耳聋。
案例一
王小姐是一位古典音乐迷。 近日,王女士感觉左耳听不清音乐,于是找到了余杭第一医院浙江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执行主任袁慧。 经过专业听力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左耳有轻度耳聋。
区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执行主任袁辉(左二)带队在病房查房
在随后的高清内窥镜检查中,袁医生透过鼓膜看到鼓室内有积液,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 袁主任在内窥镜下刺破王女士的鼓膜,将鼓室内的积液抽出,然后配合药物治疗。 一周后,王女士的中耳炎症状完全消失,听力完全没有受损,又回到了自己喜欢的音乐世界。
“像王女士这样的情况,是感冒后因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 袁辉主任说,“不是听不到一点声音才叫耳聋,我们叫听力损失、听力障碍、听力损失。”
情况二
近日,家住平遥的张爸爸发现7岁的女儿妞妞看电视时声音越来越大。 妞妞一直说她听不清声音。 前往余杭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检查。 医生发现妞妞的耳膜内陷,颜色呈琥珀色。 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显示,妞妞的耳朵以低频下降为主,呈现传导性耳聋。
医生询问了她的病史后,妞妞的父亲说,她半个月前患了感冒,感冒期间还出现了鼻塞、流脓等症状。 最终,妞妞被诊断出患有“分泌性中耳炎”。 经过药物和捏鼻法后,妞妞的症状明显好转。
耳鼻喉科副主任张建国介绍求医网,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感冒后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的。 由于儿童的咽鼓管短、宽且接近水平,鼻腔感染会扩散到中耳。 因此,感冒时有鼻涕时,应轻轻吸回、泵出,然后吐在嘴里或轻轻地从鼻子里擤出。 这是排出痰液的生理方式。 我们的鼻腔里有纤毛,纤毛摆动的方向是向后的,痰液应该顺着纤毛运动的方向运动。
张主任提醒,孩子容易患“分泌性中耳炎”,是因为咽鼓管的结构原因,又无法明确说出,所以常常被家长忽视。 家长只是因为孩子表现异常才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胆固醇肉芽肿等并发症,因此家长应重视这种疾病。
张主任建议,中耳炎在儿童中很常见。 10岁以下儿童应定期进行筛查声阻抗检查,积极治疗鼻咽喉疾病,定期锻炼身体,预防感冒。
不要等到耳鸣
袁辉主任介绍,门诊经常看到延误治疗的患者:“很多人在出现耳鸣等初期症状时,没有及时就医,造成了困难。”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耳内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蝉鸣、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合的声音,但实际上周围环境中并没有相应的声音,也就是说,耳鸣只是一种主观感觉,耳鸣可以暂时存在,也可以持续存在。
严重的耳鸣会扰乱人的烦躁情绪,使人变得非常紧张。 如果是暂时性的耳鸣,时隐时现,一般是一种生理现象。 不要太紧张,顺其自然; 如果是持续性耳鸣(超过5分钟),尤其是伴有耳聋、头晕、头痛等其他症状,一定要高度重视,尽快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可能的。
耳朵不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袁辉主任提醒,虽然外耳炎、中耳炎是听力损失最常见的原因,一般都采用药物治疗,但如果病情不清楚,还是禁止自行购买滴耳剂。 并不是所有的不适都可以使用滴耳剂,比如外伤性耳膜穿孔,就不能使用任何滴耳剂。
区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贝贝(中)正在进行耳部手术
第一区医院耳鼻咽喉科是该院与浙江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深度合作科室之一。 国内著名耳鼻喉科专家杨贝贝担任科室主任,执行主任驻科室实行全面一体化管理。 耳外科方面,除了听力重建、中耳炎等常规手术外,耳科手术设备正在按照浙二标准进一步升级。 2017年耳鼻咽喉科门急诊量近10万人次。
使用耳朵时注意日常卫生
近日,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张玉丽接诊市民张先生,发现他的耳道内长出了“白毛”。 张先生30多岁。 他的耳朵很痒,有时还流水。 多年来,他一直发现右耳不适。
张玉丽 眼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张医生用内窥镜监测系统检查了张先生的右耳,发现外耳道深部有白色毛发状、带有黑点的湿性分泌物。 经询问得知,张先生患有脚气,经常在洗浴中心挖耳朵。 他认为这是真菌性外耳炎。
张医生对他进行了软洗治疗,张先生感觉舒服多了,通畅了。 现在张先生坚持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和治疗,待外耳道完全干燥后还会继续服药。
① 冲洗后,水泡应被吸收
② 清洗后休息一会儿,水泡已经吸收了
③ 治疗前耳道“发霉”
④ 正常耳道
2016年9月,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了甘肃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委员、兰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外聘副教授、耳鼻咽喉科副主任。 张玉丽主任医师增设眼科、耳鼻喉科门诊,填补了南苑中心眼科、耳鼻喉科诊疗的空白。
南苑中心眼耳鼻喉设备
保护耳朵,掌握“60-60”原则
对于青少年来说,使用耳机应掌握“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输出的60%,连续聆听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老年人应避免处于嘈杂的环境中,戒烟戒酒,注意健康饮食,平日加强体育锻炼,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
不要经常挖耳朵。 临床试验证明,耳朵具有自洁功能,无需额外清洁。 如果一定要挖的话,记得用酒精消毒的棉签或者酒精棉签,以免把细菌带进去,引起外耳炎或者细菌感染。
爱耳朵,讲爱耳朵,让每个人认识自己的耳朵,了解耳朵相关疾病,养成保护耳朵的好习惯,做好预防耳朵发闷头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预防。耳部疾病。 快点好起来。
我知道你喜欢听音乐和学习
(老年)文艺青年
别忘了在地铁里感受诗意和远方
但耳朵真的伤不起
科学耳朵
好好保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