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我院神经内科1947年始建于上海,1952年刘一德、宰春和、刘锡民创办神经精神科,1955年迁至武汉,是湖北省最早成立的神经内科中心也是中国最早的。 神经病学博士课程之一。 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专科,2012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位居全国第七。
近年来,在学术带头人王伟教授、朱遂强教授、张苏明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不断进取,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合理的综合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和发展了脑血管病学科、癫痫与睡眠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遗传学、神经心理学与痴呆、神经免疫学、神经肌肉疾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重症监护等神经病学亚专科治疗群体。 王伟教授、朱穗强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同时,王伟教授、朱遂强教授、张素明教授、卜必涛教授、唐周平教授、张敏教授、薛正教授、王芙蓉教授、罗翔教授、杨元教授等为各专业成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全科医生242人,医生62人,护士143人,技师18人。 现有专职正高级人员17人,副高级人员9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5人。 院区及2个分院区共有床位317张:其中院区设有普通病房4个、ICU病房1个,床位226张; 光谷片区1个病区,床位46张; 中法新城1号病房,拥有床位45张; 病区拥有以亚专科为特色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 年均门诊量约19万人次/次,出院人数9000余人次/年。 逐步成为中部地区高水平神经病学临床技术创新基地、科研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基地。
我科立足湖北,辐射周边地区,有力地促进了中部地区神经内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第七届“同济神经疾病论坛”已成功举办,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 是面向全国同仁开放、连接国际前沿的枢纽型学术平台。 2015年同济神经病论坛以“遵循临床实践神经科头痛,规范诊疗”为主题,延续分专业小组讨论模式,参会人数700余人。
科学研究源于临床实践,促进临床发展。 老一辈著名神经病学家刘锡民教授96年前就因“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的研究工作荣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近3年来,获得各领域基金42项,共计1304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附属某医院临床重点项目1项卫生部。 近3年发表科研论文112篇,其中SCI论文34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089。 王伟教授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德气针灸治疗模式可以显着改善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肌功能和生活质量。 该研究结果被路透社列为头条新闻。 研究成果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及多项省部级二等奖。
我系的教学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和突破。 承担五年制、八年制、中德班、中西医结合班的教学任务,包括理论课程和PBL课程。 神经精神病学是最受欢迎的课程,多名青年教师被评为先进教师,多名青年教师在学校讲座比赛中获奖。 2名青年教师获教学科研基金项目,1名研究生获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1名青年教师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1名青年医生获内科组一等奖医院技能大赛中,1名青年医生荣获医院技能大赛内科组三等奖求医网,1名青年教师荣获医院临床实践技能教学大赛三等奖,1名青年教师荣获医院技能大赛三等奖医院PBL教学技能竞赛。
王伟教授主编的《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期刊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成为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它是转化医学研究进展的重要学术期刊和交流平台。
神经内科研究所隶属于同济医院,拥有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 拥有完成大型科研项目所需的大部分仪器设备。 配备专职科研、临床研究人员4人,副高级2人。
如今的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实践、科研与教学并重,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神经内科研究基地。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和大家的支持下,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将在神经内科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