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本栏目的视频和图文资料!保留合法权利!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印度神药的质优价廉挽救了许多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现实中,一些“三高”的人也在保健品中感受到“福利”。
当他们服用“三消糖音乐”或“山药内金丸”等保健品时,他们觉得自己的症状有所改善。然而,在这些保健品中发现了各种有毒有害的药物。
2017年12月22日,浦东警方在河南省周口市一栋民宅中查获三消、三消、三消(胶囊)、山药内金丸、三消糖(胶囊)等45万余种有毒有害保健品。其中检测了二甲双胍、苯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西地那非、吡格列酮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成分。
经查,嫌疑人郝某生产的保健食品主要包括具有一定降糖作用的保健食品,如乐三配、降糖宝、三消糖乐、胰舒安等。为了提高疗效,吸引更多消费者,郝某想到在生产的保健品中加入二甲双胍这种“双胍”抗高血糖药物成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国家禁止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双胍”西药成分。
1.那么这些检测到的有毒有害原料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呢?
二甲双胍、苯乙双胍、格列本脲、吡格列酮等均为降糖药,属于处方药。其中,格列本脲给药不当易导致低血糖,苯乙双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临床上很少使用,吡格列酮易加重心力衰竭。已经在服用降糖药的消费者,在服用上述药物的保健品后,极有可能诱发低血糖,因为药物引起的低血糖急诊室是当前医院急诊的主要原因。此外,西
地那非成分也有检测出来,西地那非不能长期服用,否则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很可能与正在服用的药物有关,因为药物组合有效果求医网资讯,造成不良后果,目前还无法预测。
2. 五大非法生产厂家和销售商
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非法生产再到非法销售的利润链:原材料供应商程和刘 - 制造商郝 - 卖家牛和王。
2017年3月以来,没有保健品生产许可证的郝某在河南省周口市盐城县租住民宅,从事保健食品违法生产。
嫌疑人的生产销售人员郝某当庭承认:“我一共买了300公斤二甲双胍,买了这些二甲双胍后保健降血脂,交给别人加工,送给牛某。"
嫌疑人兼原料供应商程:“当时郝某要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从产品的原料中可以知道是用来治疗低血糖的。而且数量也很大,他说几百公斤。当然,他一次买了300公斤二甲双胍作为自己的食物,但肯定添加了一些东西。"
自2017年10月以来,昊某生产的这些有毒有害的保健食品通过牛、王某双手销往江西、上海等地。仅2017年12月21日,警方就从牛某地查获11种保健食品。超过60,000粒胶囊。
郝、程、刘、牛、王三人明知这些保健食品的成分和危害,于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非法生产、销售这些有毒有害食品。为此,浦东新区
人民检察院向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上述五名被告人的违法行为导致大量有毒有害保健食品在市场上流通,侵犯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被告人在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应当承担排除危险、追回已售出的有毒有害保健食品、赔礼道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