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今年9月5日是第八个“中国慈善日”,9月9日是第九个“99慈善日”。 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联合北京疼痛挑战基金会等18家慈善机构联合举办99慈善日,举办罕见病患者慈善项目展示及慈善画展,旨在让更多社会爱心人士了解并参与慈善公益福利事业,帮助经济困难儿童家庭渡过难关。
自2007年9月起,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逐步设立了多个儿童医疗慈善基金,探索“慈善+医疗机构”模式。 截至2023年7月,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累计筹集善款2亿元,资助贫困儿童1.9亿元,救助对象共计8600人,人均救助金额2.53万元。 这是国内首个探索救助模式的慈善基金。 筹集善款最多、救助儿童最多的医院之一。
15年来共开展慈善救助项目47个,筹集善款2亿元。
2007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首次尝试与共青团广州市委、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探索“慈善+医疗机构”模式,设立首个慈善救助项目- “新希望”救治基金”专门用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儿童,该基金于2009年1月正式启动,共筹集善款2023.23万元,帮助1059名儿童,救助金额2009.62万元,正如第一个接受新希望治疗基金捐款的孩子的父亲所说,“孩子出生后,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极其困难,无法去医院治疗”就在我绝望的时候,是新希望治疗基金救了我孩子的命……”
自2007年起,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慈善事业已走过15个年头。 15年来,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慈善基金的合作模式逐渐多元化,慈善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变得透明化、规范化、流程化。 医院与爱友慈善基金会、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广东省国强慈善基金会、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33家基金会或慈善机构合作,累计开展慈善救助项目47个(含子项目) )。 ),救助对象几乎涵盖了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肿瘤、听力障碍、地中海贫血、早产儿、先天畸形等各类重症儿童。 大部分患病儿童来自广州,甚至广东省外。
搭建公益捐赠慈善救助平台,彰显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社会责任
2015年,为鼓励公益事业捐赠,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保护捐赠人和受赠人合法权益,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 《卫生计生单位接受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的社会捐赠主要用于贫困患者救治、卫生保健等公益性、非营利性业务。公众教育、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医学交流、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设施建设等活动。慈善捐赠和慈善受助都需要一个平台,提供高效、透明、快捷、便捷的慈善渠道为关心贫困危重儿童的爱心人士而设立,该基金的设立可以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共建爱心。 和谐社会。
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地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全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中南地区的凝聚力日益增强。 通过慈善救助资金,提供多专业、多病种、多渠道的救助。 ,更好地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为儿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展现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社会责任。
将规范化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多种救助模式让孩子们更多受益。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秉承“仁心仁慈,尽己所能拯救每一个孩子”和“每一分钱、每一点爱都要用在孩子身上”的宗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治疗,慈善基金花的一分钱,明确以花为起点和终点,并衍生出“四分”原则,即家庭自掏一点、基金帮助一点、政府报销(医疗保险、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承担不起医疗费用而不能住院。目前,市妇幼中心已逐步形成设立慈善机构的多元慈善救助模式。爱心企业捐赠专项基金、基金会指定医院合作模式、互助众筹模式、治愈儿童家属感恩捐款回馈医院等。
市妇女儿童中心还通过组织艺术家捐赠艺术品拍卖、举办艺术展览等方式拓展慈善救助内涵。 它与著名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方楚雄达成共识,由方楚雄教授及其夫人和研究生共同创办。 方楚雄教授工作室从2013年至2017年每年向广东宋庆龄基金会捐赠25幅画作,拍卖所得用于资助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的经济困难儿童。 五年来,共募集画作30幅。 近420万。
假期期间,市妇幼中心还将与慈善组织合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慰问活动,如慈善剪刀、绘本课、公益音乐会等,让孩子和家庭感受到关爱。来自医院和社会各界。 ,帮助他们坚定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
引进专职医务社工,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本地化服务模式
2013年,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成立社会工作部,与联络部配合,与广州金丝带特殊儿童服务中心等机构合作,定期派社工到病房为儿童家庭提供服务有需要并帮助有需要的人。 家属申请社会救助,减少欠款和坏账,缓解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营造和谐病房环境,丰富病房生活。
2020年9月,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成为广州市民政局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四家试点医院之一。 广州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职医务社工进驻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重点服务心脏中心和血液肿瘤病房,为有孩子的家庭提供慈善医疗救助、医保政策宣传等常态化服务,链接社会资源,协助患者就医,培养志愿者队伍。 三年来,服务总人数已达近8万人次。
2021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与北京疼痛挑战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广州市罕见病综合服务中心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罕见病医疗社会工作服务站,并派驻两个罕见病中心疾病医疗社会工作者。 利用社工资源链接和综合管理优势,与医学专家、护士等组成罕见病协作团队,建立罕见病患者支持体系求医网报道,为患者提供医疗信息、直接援助、疾病管理知识、家庭支持和其他服务。 加强医患沟通,推动实施多学科综合服务和区域罕见病诊疗服务中心。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共开展罕见病科普活动和罕见病关爱活动16项,为22名儿童提供个案服务、建立服务档案、申请罕见病医疗救助、为儿童提供心理支持等。案例。 社区资源链接及转诊、病房护理等,门诊医疗救助及线上线下医疗咨询500余人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罕见病医疗救助项目已为21名儿童提供特殊救助共计26万元; 罕见病多学科会诊已救助23人,共计1.66万元。
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地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全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中南地区的凝聚力日益增强。 通过慈善救助资金,提供多专业、多病种、多渠道的救助。 ,充分发挥“慈善+社会工作”的优势,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同时也彰显了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社会责任。 光复儿童将继续弘扬慈善精神,履行社会责任。 同时,我们也希望携手更多的慈善机构和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慈善事业,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渡过难关,感受慈善的温暖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