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近日,广东省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省市场监管局)、省卫生健康委、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自制发酵、腌制食品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产生肉毒毒素在厌氧环境中。 。 请广大群众不要盲目制作、购买来历不明的发酵、腌制、罐头食品求医网,不要食用变质食品。 畜禽产品必须彻底煮熟,以避免食物中毒的风险。
母子被诊断患有A型肉毒杆菌毒素
日前,南方医院急诊科ICU收治了两名重症患者。 母子俩不明原因出现头晕、四肢无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 两人曾多次在其他医院接受治疗,但病因仍不清楚。 到南方医院救治时,他们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无法站立,情况紧急。
由于两人同时发病,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后,高度考虑为食物中毒。 入院后,科室主任李旭带领团队迅速进行全面检查。 然而,患者的病情进展很快。 入院当晚,母子俩接受了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抢救措施。 由于无法有效沟通,急诊科团队进行多方排查,最终锁定肉毒毒素中毒。 经与医院、广州市疾控中心等部门沟通配合,并通过送血等标本检测,确定母子均为A型肉毒毒素中毒。 经过肉毒抗毒素、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持续综合治疗,母子俩终于康复出院。
出院后,两人康复情况良好。 孩子的母亲感谢南方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的机会。
自制食物可能含有“毒素之王”
肉毒毒素到底是什么? 李旭表示,要了解肉毒杆菌中毒,首先要了解肉毒杆菌。 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水生沉积物和各种农产品中的细菌。 在厌氧环境下,它能分泌一种极其致命的神经毒素,即肉毒杆菌毒素。 肉毒杆菌毒素被誉为“毒素之王”。 其毒性约为砒霜的1000万倍。 对人的致死量为0.1~1.0μg。 1毫克纯化结晶的肉毒毒素可以杀死2亿只老鼠。
“医疗美容中经常使用肉毒杆菌毒素,不规则注射或使用假冒伪劣产品会引起医源性中毒;食用被梭菌污染的食物会引起食源性中毒。” 李旭指出,食源性中毒常见于自制发酵食品、腌制食品或保存不当的罐头食品,如臭豆腐、香肠、腊肉、火腿、豆瓣酱、酱菜和鱼制品等。 它也存在于发酵面粉制品中。 由于肠道屏障发育不完善,婴儿如果食用受污染的蜂蜜、奶粉、水果等,可能会中毒。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缺乏毒物检测手段,患者容易误诊、误诊。漏诊和延误诊断。
“如果出现头晕、无力、视力模糊、复视、吞咽困难、饮水咳嗽、声音嘶哑、胸闷、下肢瘫痪、眼睑下垂或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李旭解释说,肉毒毒素中毒主要是运动神经麻痹所致,常表现为急性对称性下行弛缓性麻痹。 严重者出现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根据肉毒杆菌毒素抗原的不同,分为A至G 7个血清型。其中,A、B型最为常见,E型较少见,F型罕见。 A型肉毒杆菌毒素中毒通常具有最严重的临床症状。 他表示,潜伏期与摄入剂量、种类、个人情况有关。 潜伏期越短,病情越严重且进展迅速。 一般为12至48小时,发展可能需要1至2周。
如何预防肉毒毒素中毒? 李旭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罐头食品、腌制食品的制作和保存。 如果发现罐头食品过期或罐头食品发胀,应立即扔掉,不要再食用。 考虑到家庭等私人环境缺乏成熟、安全、可靠的生产条件,容易发生食品污染,不建议盲目自制发酵或腌制食品。
另外,食用食物前,建议高温加热(如80℃加热10分钟以上),以降低肉毒毒素中毒的风险。 冷冻熟食应完全解冻并充分加热后方可食用。 禽畜食品建议彻底煮熟或充分加热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