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洗牙是保护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去除牙菌斑和牙垢,降低患牙周病的风险。 目前常用的洁牙方法有两种,即手动洁牙和超声波洁牙。 洗牙的5大误区是什么?
1、如果你认真刷牙,就不需要洗牙。
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牙线可以清除牙齿表面和牙齿之间的牙菌斑和软污垢。 但即使你每天定期、正确地刷牙和使用牙线,牙齿上仍然会有一些无法清除的牙菌斑和软污垢。 这些牙菌斑和软牙垢长期积累就会形成牙结石,需要通过洗牙去除。 因此,即使你认真刷牙,也必须经常刷牙。
2.洗牙会使牙齿之间的间隙变大。
有些人觉得洗牙后牙齿间隙变大、牙齿松动,从而误以为洗牙损害了牙齿和牙龈。 但真正的原因是,洗牙可以去除牙菌斑和牙石,显露出牙齿本来的状况,视觉上牙齿之间的缝隙变大了。
3.洗牙会导致牙齿松动。
事实上,牙齿松动与牙齿清洁无关。 对于牙周病患者来说,洗牙前积聚在牙齿周围的牙石就像一个小夹板,将松动的牙齿连接在一起。 当牙石清除后,牙龈尚未恢复之前,可能会感觉牙齿松动。 牙周病越严重,牙槽骨吸收越多,松动也越明显。
4. 洗牙会使牙齿敏感
牙齿敏感的真正原因是牙周炎。 正常情况下,牙根受到牙周组织的保护,受到外界刺激时不会感到不适。 但如果存在牙结石,牙周组织就会长期受到牙结石的刺激,导致牙周组织萎缩。 牙结石去除后,牙周组织和牙根会暴露在口腔中,遇到热或冷的情况会出现敏感症状。
5、洁牙时牙龈出血求医网信息,一定是医生操作不当造成的。
健康的牙龈在清洁牙齿时几乎不会出血。 牙龈出血是由于牙菌斑刺激牙龈并引起炎症引起的。 炎症越严重,牙龈出血就越明显。 洁牙时,由于牙垢的脱落以及水、气流的刺激,导致牙龈红、肿、出血。 这和医生的操作没有直接关系。 牙龈出血还可能与全身健康状况有关,如血液疾病、服用抗凝药物等,因此,患者在洗牙前应如实向医生报告自己的用药史和一般健康状况。
提醒一下,对于牙周健康、能够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基础的人来说,每六个月到一年洗一次牙就足够了。 如果牙周炎严重且口腔卫生不佳,则需要每三个月洗牙一次。 洁牙是保护牙周健康的关键,也是预防牙周病的主要手段。 不要因为所谓的误解而拒绝洗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