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外界温度越高求医网信息,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高。 尤其是65岁以上和患有慢性病的人更应积极预防。 除了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外,还需要进行生活干预。
高温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后,人体利用血管和神经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流向皮肤的血液量增多,出汗量增多,可以帮助散热。 随着核心体温升高,基础代谢变得更加活跃,耗氧量增加。 上述调整可增加心脏压力,加快心率,增加体内水分流失,使血液保持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增加患心肌缺血的机会。 只要心血管系统处于健康状态,上述变化都是可以忍受的。 然而,心血管健康状况不佳的人和老年人可能无法承受,从而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率。
炎热天气如何保护心脏?
1. 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 该类药物可促进钠排泄,或影响血压反应,影响人体热调节,在高温环境下可能引起身体不适。 因此,慢性病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不要随意改变用药剂量或突然停药。 同时,要特别注意服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就医。
2.避开高温时期
最热的时间是12:00到15:00,所以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外出。 必须外出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户外活动时要选择阴凉的地方。
3、适当补充水分
炎热的天气怎么能缺水呢? 即使我们不感到口渴,也应该时不时地喝几口。 这可以快速为细胞提供水分并预防与热有关的疾病。 如果出汗多,可以喝运动饮料或盐糖水,但不能喝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
4.选择合适的衣服
穿轻便、纯棉、透气性好、浅色的衣服。 外出时戴墨镜、遮阳帽,出门前半小时涂抹防晒霜。 如果长时间呆在户外,至少每两个小时涂抹一次。
5.防止暴晒
如果因工作或某些因素需要继续户外活动,应每隔30分钟到阴凉处休息5至10分钟。 在此期间,一定要多喝水。
温馨提示
学习识别中暑的症状。 中暑初期,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或不出汗、体温升高的情况。 当核心温度大于40℃时,可能会出现困倦、呼吸浅而快、皮肤干热、面色潮红、昏迷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会发生休克。 这时需要立即远离高温高湿的环境,并用20℃的温水擦拭全身,帮助身体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