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术前术后CT对比
半个月前,46岁的阿托(化名)背部剧烈疼痛。 每次触碰,都疼痛难忍,冷汗直冒。 后来,阿措在昌都市检查后被确诊为骨结核。 但由于当地没有治疗条件,他只能回到洛龙县老家。 然而几天后,阿措逐渐截瘫,下半身失去意识和活动能力。 听说洛龙县有“广州专家”,阿措被转到洛龙县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脊柱外科专家胡旭民经过仔细检查,判断阿措因胸椎结核导致脊髓损伤,导致截瘫,决定立即进行手术。内窥镜胸外科手术。
胸椎间孔内镜手术是治疗胸椎结核的一种新手术方法。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脊柱内镜手术联合经皮内固定具有显着优势。 传统的开放手术需要15cm的皮肤切口,切除大量组织,失血量超过400ml。 而采用脊柱内镜结合经皮内固定,只需要开5个直径1cm的小孔,失血量在30ml以内。 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大大缩短,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状态。
在胡旭民医生的全程指导下,洛龙县人民医院医生顺利完成了这次胸腔镜手术。 洛龙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们表示,胡旭民医生对关键步骤的细致讲解和示范,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
教学及手术实施流程
“目前,洛龙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已经能够完成这次手术的重要部分。”谈起教学效果,胡旭民医生语气如释重负。 外科教学是援藏医疗队援助和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操作,当地医生可以正确使用相关器械,规范操作流程,准确把握细节,规避潜在风险,从而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术后一周,阿措的脚趾恢复活动,肌力恢复到2-3级,可以坐轮椅出行。 充分展现了新型微创手术治疗胸椎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胡旭民医生及当地同事多次看望阿措并指导后续治疗。 过程中,他们还向患者赠送了牛奶、水果、易县月饼等食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体现了温馨的人文关怀。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队为患者捐赠物资并提供康复指导。
“希望这项技术能够真正留在洛龙,造福当地百姓。” 胡旭民博士真诚地说。 据悉,他即将结束援罗工作返回广州。 “把技术留在本地”是他最大的愿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积极探索医疗救助长效机制。 欢迎相应援建医院医务人员赴广州进修学习,与援建医院形成合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求医网报道,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