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说到拥有一口洁白的牙齿,很多人的反应就是洗牙。 人们口中俗称的洗牙并不是美白牙齿那么简单。 在医学上,洁牙主要是去除牙齿表面的细菌色素和牙石,也可用于治疗牙周病。 对于每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每年都需要洁牙一次,但是洁牙之前首先要了解误区。
洗牙有哪些误区?
1.洗牙会使牙齿之间的间隙变大
很多人认为洗牙会导致牙齿间隙变大而拒绝洗牙,但其实洗牙后牙齿间隙变大主要是因为牙石堆积,牙龈发炎导致局部肿胀。牙龈。 洗牙后,牙石被去除,牙龈肿胀消退。 缝隙会恢复原来的样子,牙齿之间的缝隙会显得很明显。 牙结石就像一层厚厚的棉袄包裹在牙齿的外层,洗牙后牙结石就消失了,会让人感觉牙齿之间的缝隙变大了,不舒服。
2.洗牙会导致牙齿松动
事实上,牙齿松动与洗牙无关。 有些患者的牙齿本来就松动,但由于牙石包裹,牙齿很坚固。
3.如果你认真刷牙,就不需要洗牙
有些人认为自己每天认真刷牙,不需要定期洁牙。 但事实上求医网信息,口腔内的牙缝、龈沟和牙齿内表面并不能通过牙刷清除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和牙菌斑。 这些细菌和牙菌斑长期积累就会形成牙结石。 这个时候就需要洗牙来去除它们。 因此,即使你认真刷牙,也应该定期清洁牙齿。
4.洗牙会使牙齿敏感
牙齿敏感的真正原因是牙周炎。 正常情况下,牙根有牙周组织的保护,受到外界刺激时不会感到不舒服。 但如果存在牙结石,牙周组织就会长期受到牙结石的刺激,从而出现萎缩。 洗牙后,牙石被清除,牙周组织和牙根会暴露在口腔内,遇到冷热就会出现敏感症状。
5.怀孕期间不要洗牙
怀孕期间体质特殊,不洗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但事实上,在怀孕期间,女性的牙周组织由于激素的作用,对牙菌斑和牙石的反应更加强烈,很容易导致牙龈炎。 这时,洁牙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选择在孕中期,也就是怀孕4到6个月的时候洗牙是比较安全的,而且还可以缓解牙龈炎症。
温馨提醒,对于牙周健康、口腔卫生基础良好的人来说,每六个月至一年清洁一次就足够了。 如果牙周炎严重且口腔卫生维护较差,则需要每三个月洗牙一次。 洁牙是保护牙周健康的关键,也是预防牙周病的主要手段。 不要因为所谓的误解而拒绝洗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