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眩晕是怎么回事?前庭神经炎为什么会出问题?

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前庭功能检查   健康   养生

2023-11-24 14:00:48 

求医网信息

头晕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大约25%的急诊患者主诉眩晕,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到40%。 其原因很复杂,可能涉及神经病学、耳鼻喉科、康复学和心理学。 内科、中医、影像等多学科领域,患者就医后往往需要在多个科室之间反复往返,容易发生误诊。 近日,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前庭与平衡康复分会、广东省医院协会眩晕中心建设与管理专业委员会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在广州。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前庭与平衡康复分会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以下简称东院)执行主任黄海伟教授指出,在针对目前眩晕患者的医疗救治现状,相关学科已逐渐整合形成前庭医学领域。 这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使接受过前庭医学培训的相关专业医生能够治疗眩晕患者,从而避免患者需要在不同专业之间切换就医。

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的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穗召开_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的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穗召开_

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的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穗召开_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的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穗召开_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前庭与平衡康复分会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执行院长黄海伟教授

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的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穗召开_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的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穗召开_

从碎片化到融合 前庭医学在多学科碰撞中成型

资料显示,我国于2007年成立了中美技术合作眩晕疾病研究所,这是我国第一个眩晕科室和眩晕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机构,也是我国眩晕医学专科的雏形。 2014年,中国第一个眩晕专业学会北京医学会眩晕医学分会成立。 此后,各种眩晕或前庭医学相关学会、协会的成立和学术交流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前庭医学的发展。

前庭医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切以眩晕、头晕、不稳定为主要症状之一的疾病,以及与前庭疾病相关的一切医疗保健活动。 可以说,它诞生于学科的融合,其发展必然需要更多、更深层次的学科融合。 多学科合作是当前和未来前庭医学顺利实践的关键,是前庭医学发展的新理念之一。 同时,医生还需要具备相关的核心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来培养这种“附加能力”。

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的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穗召开__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的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穗召开

眩晕患者不再需要从弥漫性眩晕转为集中性眩晕

黄海伟教授表示,眩晕中心的巨大优势在于可以一站式完成检查,并可以集合相关专业的力量制定个体化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解决问题。 他指出,“眩晕症涉及很多专科,在进行完整评估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该去看哪位专科医生。 前庭医学结合了相关专业的知识,使接受过前庭医学培训的各个专业的医生能够具备治疗眩晕患者的能力,避免患者在专科医生之间转换治疗,或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错误”的专科医生治疗。越来越好。”

近日,东院头晕中心收治了一位多年患有反复性头晕的老年患者。 由于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大脑局部病变,每次发作都被认为是缺血性事件。 以前一般打点滴几天就会好。 然而,近年来,袭击事件变得更加频繁。 即使眩晕程度不严重,走路也很不稳。 患者害怕摔倒,几乎不敢单独外出。 多年来,老人因后循环缺血一直在当地神经内科接受治疗。 但经东院眩晕中心详细评估后发现,老人并发梅尼埃病,听力明显下降,单侧前庭功能减退。 这会导致平衡障碍。

_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的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穗召开_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的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穗召开

黄海伟教授指出,随着前庭医学的发展和普及,这种因前庭评估不充分而造成的漏诊可以大大减少,患者就医不再需要走弯路。

从局部到综合,东院眩晕中心一站式解决患者困境

黄海伟教授介绍,东方医院与丹麦国际听力学院成功建立了国际眩晕听觉培训基地。 该平台建立了眩晕和平衡障碍诊断检查领域最完善的前庭、听觉和平衡检查技术,包括前庭功能检查、冷热测试、头脉冲测试、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纯音测听、中耳分析、耳声发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耳鸣检查与治疗、平衡表积分测试等。还包括颈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视觉诱发电位和脑电图。 通过一站式完成全套检查评估,形成全面的诊疗报告和建议,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有效解决患者往返于不同检查室预约的困境。

来自甘肃的王大爷国庆期间突然出现头晕症状。 他一睁眼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 在当地医院接受前庭神经炎治疗后,头晕症状有所好转,但走路时开始感觉不稳。 他一下床就感觉头晕,时而低下头,时而抬起头。 我也感觉头晕。 经当地多家医院治疗,均未获得满意结果。 王叔叔再也不敢一个人走路了,更不敢像以前那样潇洒地旅行了。 随后,王叔叔来到了东院眩晕中心。 主治医生对他的前庭听力完成了完整的评估,发现他实际上同时患有三种疾病:第一,确实存在前听神经炎引起的单侧前庭功能损害。 这和他走路不稳有很大关系。 其次,还并发耳石症,改变体位时会引起暂时性头晕。 最后提示他有双侧上半规管裂求医网报道,右侧明显,但与头晕症状无关。 强大的。 患者此前没有任何症状,需要随访观察。 根据诊断结果,医疗团队为王大爷进行了针对性的前庭康复训练和耳石复位治疗。 随后,他的头晕症状明显好转,走路速度也加快了。 他相信有一天他能够再次踏上征程。

黄海伟教授解释说,通过眩晕综合诊疗系统和前庭平衡康复训练仪,将治疗进一步延伸到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适应习惯治疗等,形成从治疗到康复的科学人性化闭环。康复,不仅让患者在医院得到治愈,还解决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和康复管理。 整个过程治好、治疗好、康复好、身体好,这才是真正的好。

从传统到创新,关注前庭功能应覆盖全生命周期

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的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穗召开_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的 ——首届前庭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穗召开_

在“有病治病”的传统观念中,如果没有眩晕等前庭疾病的症状,似乎就没有必要关注和干预前庭功能。

但黄海威教授表示,事实并非如此。 他认为对前庭功能的关注应该覆盖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今年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前庭功能‘全生命周期’评估和管理的概念,即关注前庭功能。并且干预措施应该跨越生命周期。”

对于婴幼儿来说,前庭功能的发育与早期智力发育密切相关。 黄海伟教授指出,前庭功能是一个多感觉统合系统。 如果出现功能障碍,可能会对孩子的注意力、运动能力、执行力、智力等方面产生影响。

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如果孩子出现长时间站立后头晕、运动时反复头晕、头痛、平衡力差等症状,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黄海伟教授指出,儿童前庭功能评估和训练系统开发的相关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中,这方面也将是未来发展和探索的方向。

黄海伟教授介绍,前庭与大脑发育、老年人的前庭与认知是本次会议的重点。 应重视儿童前庭功能的早期发育和老年人前庭功能的维护,将前庭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功能融为一体。 康复结合。 “老年人主要关心两方面,一是能否正常外出,二是认知功能是否正常,这两方面都与前庭有关。” 黄海伟教授指出,前庭功能会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知识、情感、运动能力、社交能力等。“很多人认为老年人走路不稳、头晕、不愿意出门只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其实可能是前庭出了问题。”

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我们更应该警惕前庭异常。 如果突然出现头晕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判断是良性眩晕(如耳石症)还是恶性眩晕(如急性脑梗塞)。 ,最后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