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10岁女儿额头一层凉似的,原因是什么?

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额头   热气   肚子   发热   手脚

2024-01-04 17:47:53 

求医网信息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案例,记录如下。

朋友10岁的女儿,这两年经常感觉额头发热,总感觉有一股热气包裹着额头。 其他症状包括:不怕冷,不怕热; 前后大便干爽、柔软、不粘马桶; 有时口苦、胀气; 手脚冰冷; 食欲不佳,有积食现象; ; 晚上睡觉不老实,在床边徘徊。

额头发热可通过艾灸、按摩等方法缓解。 艾灸肚脐的时候,感觉像拔河一样,额头的热度会一点点降下来。 艾灸涌泉穴时,感觉有热气,然后吸气。 虽然热量在减弱,但额头周围始终有一股气气。 当热量不断降低的时候,感觉额头一热一凉,额头一热一凉。 这股热气很奇怪,当热气下去的时候,额头上总会有一部分,然后又慢慢聚集,聚集太多眼睛就会感觉灼热。

【第一次问诊】2020年2月29日问诊时,确诊为少阳、阳、阳、太阴合病,有积食。

处方组成:()柴胡15克额头发热,白芍20克,枳壳10克,生甘草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党参15克,山药30克,生白术20克,炒鸡金10克,小麦30克,大枣8枚。 分二剂,水煎服。

用药反馈:①服用上述第一剂后,感觉热度慢慢下降,与艾灸时的感觉相同,但一层热一层凉的感觉消失了。 ②服用第一剂第二剂后,手脚发烫,后背微汗,大便稀溏。 ③吃第二剂药后,胃还是有点胀,已经不呕吐了。 ④ 头还是有点晕,额头还是感觉热,但是不太热。 额头上的热量不再上下波动,也没有一层热一层凉的感觉。 ⑤排气量多,气味大,腹泻的气味也大。 ⑥脚不是特别冷。

辩证要点:

(1)“口干、胃胀”,可判断病在少阳。 另外,手脚冰凉,说明四肢逆冷,符合四逆散证。

(2)大便先干后软,小便黄,舌质红,有刺点,是阳明有热。 额部发热,也是足阳明胃经的行经路线。 因此选择白虎、人参汤来清热除烦。

(3)不喜油腻之物求医网资讯,舌苔白而厚。 此属食积证,故用滋生汤(山药、白术、炸鸡内金)健脾养胃消食。 这里我选择炸鸡内金,而不是生鸡内金,因为它的消化和积累能力更强。

(4)“夜不老实睡,床边满是游荡”,意思是里面有热气,所以坐着或躺着都会心神不宁。

【第二门诊】2020年3月2日问诊,前面服了两剂后,症状全部好转,但额头上的发烧依然挥之不去,身体微出汗,轻微头晕。 据证,处方为“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四逆散+滋生汤”。

处方组成:()柴胡15克,黄芩6克,半夏10克,太子参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6枚,茯苓20克,桂枝10克,白术15克10克白芍1片,枳壳10克,山药30克,山萸肉20克,炸鸡6克。 分二剂,水煎服。

用药反馈:服用以上两剂后,头部发热减轻了很多,但胃部还是有点胀,脚部微凉。

辩证要点:

(1)“额头一层热,一层凉”可以理解为小柴胡汤证中的“寒热交换”。 注意这里用的是太子参。 太子参能健脾养胃。 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

(2)还有点头晕,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起则头晕,动则发抖”的症状。

【第三次咨询】2020年3月4日询价。因还有热像,正面加石膏20克。

处方组成:()柴胡15克,黄芩6克,半夏10克,太子参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6枚,茯苓20克,桂枝10克,白术15克10克白芍1枚,枳壳15克,山药30克,山萸肉20克,炸鸡6克,生石膏20克。 分二剂,水煎服。

用药反馈:上面只吃了一剂,孩子说现在所有症状都消失了,头不再热,不再聚,胃不再胀。 让他继续服用已经接好的药,巩固疗效。 3月7日,经过一天的观察,头部不再发热,也没有了聚集的感觉,胃胀冷的感觉也消失了。

至此,持续两年多的额头发热病例已经痊愈。 治疗过程非常完美!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