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季羡林谈传统文化》:朴素平易中的大道理之后访见,通信,约稿,参加他的寿诞纪念会,他为我的著作写书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为人的朴素平易和他的学问的博大精深形成鲜明对比。阅读本书你不仅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从一些具体问题上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做学问的指导。众说纷纭,季先生用最经济最平易的语言概括为:“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
季羡林先生在身体患病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创作,其实也要归功于他的养生之道。查阅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就能知道他一时体弱多病,但是却平安活到了98岁,依靠的精神“三不”养生术。但是好景不长,母亲去世后小季羡林只能依靠叔父过活。叔父看着这个瘦小的孩子心生怜悯,对他非常的好,还花钱送季羡林去读书。但是到了晚年这种情况反而有所缓解,这就要归功于季羡林所创的“三不”养生法了。
事实上,他不仅一位影响力深远的国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热衷养生的普通老人,晚年活到98岁高寿,更创造了一套“三不”养生术。与众不同的是,即使百病缠身,季羡林却还是活到了98岁高龄,这是为什么呢?除了“三不”养生术,季羡林还有“两好”,即好看书和好养猫。“养生无术是有术”,季羡林的养生之道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相信每个人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