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如何科学预防高血压?——访邯郸市第三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刘俊红(内科主治医师)咋预防高血压,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4-06-29 21:22:31 

 

根据中国高血压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是可防可控的,那么,日常我们如何预防高血压呢?本期健康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邯郸市第三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刘俊红,给各人谈谈日常预防高血压的那些事儿。

刘俊红介绍,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体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可控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患病率的逐年增高,高血压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防止和延缓高血压的发生。常见的有效预防高血压的步伐如下:

减少钠盐摄入: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我国各地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均显著高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应少于6g的推荐,而钾盐摄入则严重不敷。因此,应接纳各种步伐尽可能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并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

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模式可降低人群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和有进展为高血压风险的正常高血压者,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卵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

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最有效的减重步伐是控制能量的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在饮食方面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高热量食物(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及酒类等)的摄入,适当控制主食(碳水化合物)摄入。在运动方面,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对于非药物步伐减重效果不理想的重度肥胖患者,推荐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不吸烟:吸烟对人体健康而言百害而无一利,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戒烟的益处十分肯定,而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因此,强烈建议并督促高血压患者戒烟,鼓励患者寻求药物辅助戒烟,同时也应对戒烟乐成者进行随访和监督,制止复吸。

限制饮酒:恒久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显著升高,限制饮酒量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酒精摄入量平均减少67%,收缩压下降3.31mmHg,舒张压下降2.04mmHg。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应凌驾25g,女性不应凌驾15g。

增加运动:一般的体力活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对健康十分有益。而定期的体育锻炼则可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等。因此,建议非高血压人群或高血压患者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每周4-7天,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注意运动强度需因人而异。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恒久精神紧张是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应接纳各种步伐资助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

刘俊红 邯郸市第三医院内科主治医师。本科学历。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多年,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等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