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肝活检是诊断肝脏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适用于不明原因的肝肿大、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等。 它还用于评估和监测疗效、判断预后以及帮助诊断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肝病和遗传性代谢性肝病。
什么情况下肝活检风险高?
1. 怀孕
研究发现,妊娠期肝穿刺可能会增加早产风险,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或不良胎儿结局。 因此,有必要权衡利弊。 如果条件允许,产后应进行肝穿刺。
2.肝脏囊性病变
肝脏的囊性病变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识别,通常不需要肝活检。 由于囊性病变可能与各种结构相连,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风险较高,因此各种检查仍不清楚。 当必须排除恶性肿瘤时,应进行肝穿刺,但应避免囊性空洞。 性成分。
3.肝淀粉样变性
肝淀粉样变性是禁忌的,因为肝活检后会出现早期出血和死亡病例。 如果高度怀疑肝淀粉样变性,则需要进行皮下脂肪或直肠活检,因为大多数淀粉样变性病例是全身性的。 如果肝淀粉样变性的可能性较低且肝肿大的病因仍不清楚,则应采用经静脉途径。
4、大量腹水
腹水过多使肝脏与腹壁分离太远。 肝活检后,胆漏或出血难以被腹大网膜包裹,会导致腹腔内出血或弥漫性腹膜炎。 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经静脉穿刺。
5.凝血障碍
凝血功能与肝硬化死亡风险呈正相关,可用于预测腹腔镜检查后出血的可能性。 然而求医网信息,多项研究表明,凝血障碍并不是侵入性手术后出血风险的更好预测指标。 凝血功能延长也需警惕血友病。
6.血小板计数减少
相对而言,血小板计数大于等于50×10的9次方,进行肝活检比较安全。 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的9次方,侵入性手术后大出血的机会就会增加。 这种情况下应选择风险相对较低的经静脉穿刺。 如果技术条件不能满足,也可以进行经皮肝活检。
温馨提示
除上述危险因素外,危及生命的器官疾病或功能不全,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性肝硬化伴急性肾损伤等,常伴有消耗性凝血功能不全和低纤维蛋白血症,穿刺时或穿刺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因此此类患者应暂时停止检查,等待病情好转后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