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肛肠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健康 手术 养生
求医网信息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主任任东林教授团队发布了骶前肿瘤诊疗图谱。 目前,团队已成功完成226例骶前肿瘤切除手术(截至2023年7月21日),围术期数据反馈可观。 据统计,62%的患者跨省就医,患者分布在我国除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台湾省外的各省份。
造口回缩、骶前囊肿、腹骶联合手术……来自内蒙古的小李还记得一年前的病。 你很难把这个21岁、一头卷发、一身青春装扮的女孩与疾病联系起来。 小李此行专程去医院复查。 目前,各项指标已基本恢复正常。
病例罕见,手术难度高、复杂
去年7月,还在读书的小李在体检时发现有巨大的骶前囊肿。 考虑到交通便利,小李选择东北作为就医第一站,立即被告知不能去。 回到学校,当地医院给了小李一线希望。 不料手术中直肠破裂并做了造口,随后发生骶前静脉出血。 由于肿瘤切除困难,手术被迫暂停。
手术失败,小李也被告知造口无法退回,公检等事宜也被推迟。 提起手术后在家的那些日子,小李哽咽了一阵。
小李与主治床位副主任医师张迪合影
中山市第六医院肛肠外科主任、盆底肛肠疑难疾病诊治中心主任、盆腔肛肠外科首席专家任东林教授介绍,骶前肿瘤是包括多种疾病的一组肿瘤,手术是治疗骶前肿瘤的主要方法。 骶前囊肿最为常见,约30%的骶前囊肿会自发感染,导致骶尾骨疼痛、肿胀。 约45%-50%的骶前肿瘤为恶性或伴有局部恶变。 如果不及时治疗,它们会扩散到很远的地方,危及患者的生命。
由于骶前肿块的特殊位置,骶前间隙是直肠和骶骨之间的潜在空间。 除了空间狭小之外,这个区域的组织结构也非常复杂。 上界为腹膜反折,下界为提肛肌和尾骨肌,两侧为输尿管、髂血管、骶神经。 手术过程中稍有不慎,如果损伤血管,很容易导致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此外,手术也对如何保留患者的功能提出了挑战。 “前不久,我接诊了一位来自江浙的病人,当地手术后,出现了大便失禁。
特殊情况会一次性完成操作
“后来我自己上网搜索,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到中山市第六医院是全国最大的骶前肿瘤诊疗中心,任东林教授的团队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上一轮手术时,小李出现骶前出血和直肠损伤。 当地医院为小李进行了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在术前评估过程中,团队通过盆腔磁共振检查发现小李的骶前囊肿仍然残留。 由于损伤,残余直肠顶部出现肠瘘,与周围囊肿紧密粘连,边界不清。
张迪副主任医师介绍,团队刚刚开始考虑为小李进行分期手术,优先处理受损脏器和切除囊肿,然后想办法在第二阶段完成造口回缩。 知道小李今年才二十岁出头,工作等事情都因为生病耽误了很多。 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任东林教授团队决定一口气完成手术。
任东林说,手术当时面临两个重要挑战:一是由于之前手术时骶前出血,紧急打包的止血纱布和生物胶导致小李骶前区周围结构紊乱。
在与小李本人及家属沟通后,团队采用腹骶联合入路,完成了小李的手术。 即先经腹部关闭乙状结肠造口,充分游离乙状结肠,使其有足够的长度与远端直肠吻合。 然后翻身,通过骶入路将直肠瘘和骶前囊肿一起切除,并尽可能保留远端正常肠管,然后将经腹部解剖的乙状结肠与直肠吻合。
多管齐下,共设计了三种手术入路
由于骶前肿块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这些疾病的发现大多是由于体检或影像学的偶然发现。 当然,有的患者会出现会阴部或骶尾部持续疼痛等症状,相当一部分患者会被误诊为肛周脓肿或肛瘘,还有的患者会发现肿块已经巨大,压迫骨盆内周围器官和神经,造成排便困难和下肢活动障碍。
江大爷这位古老的老人,不知不觉就处于“负重前行”的境地。 由于之前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当孩子们得知江叔叔的病情时,肿瘤已经生长了半年多了。 江叔叔是江西人。 到当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病情复杂,处理能力有限。 他推荐他到广州市中山第六医院治疗。 考虑到江大爷的骶前囊肿为多囊性,从肛周区域一直延伸到膀胱和精囊水平,任东林教授团队还采用腹骶联合入路帮助江大爷成功切除肿瘤。
任东林教授介绍说求医网资讯,目前骶前肿瘤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三种:经腹入路、经骶入路、经腹骶联合入路。 团队将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良恶性等多重因素,设计合理的手术入路,在保证肿瘤完整切除的同时,尽量保护患者的功能。
任东林教授团队完成一例骶前巨大神经鞘瘤患者的手术治疗
与江叔叔的情况类似,马女士来我院就诊时骶尾部肿瘤有23*16cm大,接近哈密瓜大小。 张迪副主任医师检查后发现,肿瘤虽然巨大,但主体位于提肛肌下方。 考虑到马女士尚未结婚且没有孩子,最终采用了经骶入路进行切除。
马女士术前MRI图片及术后标本图片
提到最多的是感恩和感动
当被问及患者就医之旅的感受时,出现最多的词语是感激和感慨。
“当时经常需要打针,手上都淤青了。一位名叫‘玉梅’的护士发现她下班后买了一个土豆送给我,她说把切片贴在手上可以消除淤青。”
在走廊里有说有笑的马女士康复良好:“医生的专注、爱心、细致让我们安心、放心、舒心,高尚的医德温暖人心。”
“今天出院了,是来接爸爸的,技术很好,服务也舒服。” 江叔叔的儿子也对任东林教授的团队赞不绝口。
发病率为1/40000,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一旦发现通常是巨大肿瘤。 生命本来就是无常的,但总有那么一群人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专心修行”,只为寻找生命无常的确定答案。
(本文图片由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