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2006年10月15日 02:29 重庆晚报
中国保健协会13日发布减肥保健品食用警示。 据协会今年6月至8月对全国27个省区多家城市报纸刊登的减肥保健品广告监测显示,此类产品广告存在严重违规行为。 95.16%的减肥保健品存在标签问题,近70%的产品还违规使用专家和消费者的姓名和图片,并通过绝对的语言承诺功效。
据中国保健协会负责人分析,减肥保健食品广告存在三大违规行为:
标签内容,使用绝对语言或承诺功效,使用专家和消费者的姓名和图像。 专家介绍,按照规定求医网资讯,保健食品广告必须包括产品名称、批准文号、广告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签、不适宜食用保健食品的人群以及“本品不能代替药品”的警示语,但95.16%的产品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第二大违规是产品广告中经常出现一些绝对性的语言减肥保健,如“安全”、“不反弹”、“无毒副作用”等; 如果承诺减肥效果,几小时或几天能达到什么效果,能减掉多少体重。 此类违规行为达69.35%。 另一种较多的违规行为是在广告中使用专家和消费者的姓名和图像,此类违规行为所占比例达到67.34%。
中国保健协会提醒消费者,很多人减肥都是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希望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 事实上,短期内快速减肥对健康危害很大。 那些承诺“快速减肥”、“N天减肥”的广告并不可信。
据北京晨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