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武汉一男子连续使用退烧栓
急性肾功能衰竭
近日,有媒体报道,武汉一男子为了退烧连续6天使用退烧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为什么退烧药会导致肾衰竭? 专家表示,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田先生使用的退热栓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非甾体抗炎药,顾名思义,是一类不含甾体结构的抗炎药。 从临床效果来看,这些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各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 医生表示,大部分解热止痛药,包括大家熟悉的阿司匹林、布洛芬、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等,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本身就是疑似肾毒性的药物。 使用后会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是肾脏的主要血管扩张剂,可引起肾脏缺血性损伤。 频繁发烧、发热、出汗,会造成体内隐性液体丢失,加重肾缺血。 再加上用药时间过长求医网报道,药物在肾脏蓄积,从而造成药物性肾损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严宇:我们也看到一些患者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后饮酒,导致肾脏损伤更加严重。 急性肾衰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原因,因此还有其他罕见的病例。 我们也看到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直接导致所谓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炎症反应。 另外,长期慢性蓄积非甾体类抗炎药,还可能引起镇痛性肾病,即慢性间质性肾炎,可直接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正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给药时机是关键
很多人出现发烧、头痛、关节痛等症状时,往往会自己去买药,而大家买的药大多是非甾体抗炎药。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听听专家怎么说↓
另外,专家提醒大家,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还应注意是否有相关疾病,比如肾病患者等发热头疼吃什么药,或者有发热、出汗多、饮食不好,腹泻。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出现肾损伤的风险较高,需要及时补液以降低风险。
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期间一定不能饮酒,因为酒精会影响药物代谢,大大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另外,非甾体抗炎药也会对消化道粘膜造成一定的刺激,所以不要空腹服用。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或出现急性肾损伤,请立即就医
专家还表示,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不可逆的,但如果是短期大剂量等原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只要及时治疗即可。时间长了,就可以完全恢复了。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