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揉腹: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对腹部发力,用腕关节、前臂有节奏地做圆周揉动。 揉腹动作要轻柔轻柔,速度均匀协调,压力适当。 操作3-5分钟。 顺时针揉腹部有消食、和胃、通便的作用,逆时针揉腹部有健脾止泻的作用。
小儿按摩与成人不同
儿童有一些非常典型的生理特征。 他们皮肤细嫩,肠胃虚弱,筋骨不强,血管不充盈,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旺盛,新陈代谢快,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 这些特点决定了儿童容易发病并迅速传播。 外在,易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 内则容易因奶食不当而受伤,导致脾胃疾病,如厌食、腹泻、便秘等,以及肺部疾病,如感冒、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小儿推拿以中医整体理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为基础。 通过对小儿体表某些特定穴位的手法操作,可以改变或调整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提高小儿机体的免疫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小儿按摩不需要吃药、打针,无创,无毒副作用。 它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
不过求医网报道,季青也指出,小儿按摩虽然属于中医按摩的一部分,但与成人按摩有明显不同:首先,小儿按摩手法强调轻、柔、稳、刚。 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太重会损伤宝宝未成熟的皮肤,太轻则达不到效果; 其次,小儿按摩穴位系统独特,大多分布在手、头、面、背、腹部等部位,既有“点”状穴位,也有“线”状穴位和“点”状穴位。表面'形点。 如果宝宝妈妈想尝试按摩,可以购买一些相关书籍进行学习,或者到中医院向专业医生学习按摩手法和手法。 在医生辨证的指导下,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穴位、按摩。”
减少药物创伤
在中医看来,小儿按摩有很多作用:一是缓解、缓解疾病。 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正气虚弱,就会导致各种疾病。 小儿按摩通过刺激经络腧穴,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平衡阴阳、恢复正气,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缩短病程、治愈疾病的目的。
其次,减少抗生素对儿童的危害。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人对抗生素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杀死保护身体的正常菌群。 此外,抗生素可以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病原体的变异和抗生素耐药性的上升,使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面临“无药可用”的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并接受小儿按摩这一绿色疗法。
再者,提高孩子身体的各项机能。 经络、穴位的功能和作用已被科学证实。 目前临床研究表明,儿童按摩对儿童神经、循环、消化、泌尿、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按摩可以产生生理物理效应以及生化效应,促进肝糖原的利用,促进核糖核酸的合成,核糖核酸是提高儿童免疫力的营养素。 它还可以促进消化系统消化酶的分泌,促进小肠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此外,这种疾病也得到了预防。 原有疾病的预防是指儿童脏器娇嫩,发病容易,传播变化快,容易发生危重疾病。 按摩可以有效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防止危重症状的出现,减轻疾病对内脏和大脑的损害。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小儿斜颈、脑瘫等,可以减轻症状,提高日后的生活质量。 大多数儿童斜颈患者是可以治愈的,从而避免了可能的手术风险。
操作及时序
一般情况下,小儿按摩应按照“头面部先,上肢次,胸腹部次,背下肢次,下肢次”的顺序进行。 操作过程中有以下注意事项:
首先,按摩的手法要轻,不宜过重。 按摩前先安抚孩子,让他配合治疗。
二是身心放松。 保持冷静,全身不要紧张,身心放松。
三是选穴准确。 掌握常用穴位的选穴方法和手法技巧,以获得准确的选穴和正确的手法。
第四,用力适当。 因为用力太小可能起不到应有的刺激效果,而用力太大又容易损伤皮肤。
第五,循序渐进。 按摩手法应由少到多,按摩力度由轻逐渐加大,按摩点的数量可逐渐增加。 有些穴位刺激性较大,很容易引起孩子哭闹。 应先按摩刺激性较小、不易引起孩子哭闹的穴位,并尽量先按摩主穴,再按摩辅助穴位。
第六,坚持。 利用按摩进行儿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的。 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显现出成果。 因此,给小儿按摩时,要有信心、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
除了上述注意事项外,还必须掌握按摩的时间,最好每次10-20分钟。
为了增强疗效和防止皮肤损伤,按摩时可使用某些药物作为润滑剂,如葱姜水、滑石粉、按摩乳等。操作时,手法应直接与皮肤接触。越多越好。 按摩后出汗时,应避风发热小儿推拿手法,以免感冒。
另外,不要在孩子饥饿、饱足、过度疲劳时按摩。
小儿按摩操作简便、直观、易学。 只要遵守它的规则和规定,经过几次操作就可以掌握。
与小儿推拿专家相比,家长学习小儿推拿相对容易、简单。 小儿推拿医生要针对不同的孩子进行疾病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因此,他们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和长期的专业培训。 而每个普通家长只服务自己的孩子,服务对象单一,关注的孩子常见疾病可能也仅限于少数疾病。 因此,家长不需要掌握所有的穴位,只要重点了解自己关心的常见疾病和保健方法,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
小儿的穴位大多分布在手、头、脸、背、腹部等处,无论衣服多厚或多薄,都比较容易操作。 每天按摩没有关系,但频率最好是每天1-2次,不建议多了。 天冷时给宝宝按摩时,要调节室温,防止宝宝着凉。
推拿也有禁忌
小儿推拿疗法范围广,效果好,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
皮肤有烧伤、烫伤、擦伤、割伤、疥疮者不宜局部按摩。
患有某些急性传染病,如蜂窝组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的患者不宜按摩。
患有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质脱位等的患者不宜按摩。
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等患者不宜按摩。
患有严重心脏病、肝病、精神疾病的患者应慎重按摩。
如何通过按摩治疗常见症状
症状:发烧低于38.5°C。 儿童还可能出现内热(上、中焦热),常表现为眼有粘液、呼吸粗重、流鼻血、流黄色鼻涕。
按摩:青田河水200-300次。
症状:高烧38.5℃以上。
按摩:青田河水,300-500次以上。
症状:39℃以上,如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中耳炎(耳垢较多)等。
按摩:马过天河(拍打、吹气),2岁以下儿童20-30次,2岁以上30-50次; 退六脏,300-500次。
症状:感冒,寒冷导致体温升高,手脚冰凉。
按摩:外感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捏揉耳后高骨)、推三关、外劳宫等。
症状:感冒便秘。
按摩:清大肠、退六脏300次。
症状:咳嗽。
按摩:清肺经、内八卦逆运、推小横纹、揉羊肉正中、揉侧肋、揉肺俞。
症状:呕吐。
按摩:天柱骨(从颈后发际正中一直到大椎处)。
症状:消化不良,舌苔白厚。
按摩:按摩腹部(顺时针为消食通便,逆时针为腹泻),揉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