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为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普及肝病防治科普知识,进一步增强关爱护肝意识,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南方医院感染科南方医科大学联合广东省肝病研究所举办“爱护肝脏、护肝、享受健康”肝病义诊活动,免费提供肝脏硬度扫描、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以及为公众进行肝癌早期筛查风险评估。
义诊现场(家庭医生拍摄)
20岁以上人群乙肝感染率为8%-9%,一滴血即可筛查
众所周知,我国是肝病大国,各类肝病患者数以亿计,其中以慢性乙型肝炎最多。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据了解,自2002年起,乙肝疫苗正式纳入我国免疫规划,对学龄儿童免费接种。
“因此,目前乙肝高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彭杰在接受采访时指出,“20岁以上人群的感染率大约在8%-9%,这个比例是还是比较高的,如何及时发现这部分患者非常重要,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当然不需要全面、普遍的筛查,可以从高危人群入手”。
他强调,一旦家庭中出现乙肝病毒阳性患者,其他成员需要及时进行筛查,排除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 乙型肝炎筛查其实非常简单。 你可以刺破手指,抽取一滴血,十分钟内就能得到结果。 只要乙肝表面抗原呈阴性,就可以基本排除乙肝病毒感染,准确率高,成本低。 单独做乙肝表面抗原只需要几块钱。
我国乙肝母婴传播率仅为0.2%,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30年消除乙型肝炎的目标之一是母婴传播率应≤2%。 近年来,在侯金林教授团队的带领下,“乙型肝炎母婴零传播工程”(又称“小贝壳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果。 目前,该项目已在全国注册医生1593人,管理乙肝孕妇34358人。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乙肝母婴传播率(2023年为0.2%)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消除目标,不同地区乙肝母婴传播率均很低、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医疗机构等场景。
“小贝壳计划”如何运作? 彭杰介绍,“育龄妇女在怀孕期间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查,如果筛查呈阳性,将进一步检查病毒定量。对于病毒载量高的人,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怀孕期间确诊,尽量减少病毒载量,宝宝出生时会结合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可以彻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病毒。”
规范治疗可控制乙肝进展“彩虹计划”助力肝癌早筛早诊断
控制乙肝,一是通过一级预防,降低新增感染率,从源头上阻断乙肝病毒的感染; 二是通过标准化抗病毒治疗,降低乙肝病毒感染死亡率。
彭杰介绍,目前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非常有效。 虽然不能彻底根除,但可以长期控制病情,不至于进一步进展。 一线抗病毒药物包括口服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 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定期随访求医网报道,定期服药。 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阻止乙肝病毒的复制,变大三阳为小三阳,清除乙肝表面抗原,达到临床治愈,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慢性乙型肝炎如果不得到规范治疗,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 我国慢性肝病患者基数庞大,卫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实施“肝癌早筛早诊彩虹计划”项目,可精准预测肝癌风险,识别一半以上极低危人群,避免频繁筛查,将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肝癌上肝癌高危人群。
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小贝壳”乙肝母婴封锁、“肝癌早筛早诊彩虹工程”等项目的开展,公众对乙肝的认知明显提高,更多乙肝患者得到积极有效救治。 该治疗有更多的临床治愈机会。 但距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继续保障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扩大慢性乙肝诊疗人群,提高乙肝筛查诊疗水平,改善乙肝相关肝病。 特别是肝癌筛查、诊治覆盖仍是肝炎防治的核心内容。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病毒性肝炎是隐匿性的。 彭杰提醒,不要等到出现症状才去医院检查,而是要主动出击,做好筛查。 正确认识肝病是保护肝脏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