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我国青少年近视现象越来越普遍。 如何预防和控制近视已成为很多家长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角膜塑形镜作为近视管理手段之一,以其安全性和特效控制效果而受到热议。
7月28日上午,《爱尔眼科·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广州发布。 发布会上,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爱尔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兰伟忠教授对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的新方向、新趋势、新发展做了深入分析和解读。
兰伟忠教授介绍,临床常用的近视管理方法有行为管理方法、角膜塑形镜、多点微镜片设计的框架眼镜、多焦点软性隐形眼镜、低浓度阿托品、科学视力训练等。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夜间佩戴的硬性隐形眼镜,俗称“OK镜”。 通过晚上配戴镜片并对角膜进行塑形以延缓近视加深,白天摘下镜片后即可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
“据不完全统计,到2022年我国每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应用量将突破300万片。角膜塑形镜之所以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不仅是因为它可以改善裸眼视力,还在于它可以改善裸眼视力。” “控制近视效果显着。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角膜塑形镜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很好的近视控制效果,无论是8岁、9岁、10岁还是更大。” 兰伟忠教授介绍,如果条件允许,孩子越早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累积效益就越可观。
对于大家关心的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兰伟中教授表示,角膜塑形镜配戴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与能否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护理、能否去医院就诊有关。定期复查、医疗机构等。能否严格遵守适应症以及配药医师的经验水平有关。
“想要安全使用角膜塑形镜,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去专业规范的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并不适合每一个近视患者,它有严格的适应症和明确的禁忌症,并且需要根据眼球相关参数进行定制,所以建议去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验配,以确保该方法的安全使用。其次,角膜塑形镜并不是验配后就结束的,验配后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定期复查不仅可以确认近视控制的效果,还能保证眼睛的健康和晶状体的良好状态。
据兰伟忠教授介绍,16年来,爱尔眼科的角膜塑形镜验配总数已超过100万例。 从2018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配件总数增加了146%。 大数据报告显示,爱尔眼科医院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国际报告水平。
暑假期间,兰伟忠教授提醒孩子们要注意用眼习惯和作息习惯。 “这几年的寒暑假都是有规律的,长假过后,孩子的近视往往会更加严重。” 他建议孩子们应尽量减少用眼行为,包括看书、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等,多选择户外活动。 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 其次,如果发现孩子有近视问题求医网,家长要及时带他去眼科医院检查,选择合适的近视控制方法。
通讯员:杜立毅
图片由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