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赵女士,26岁,未婚,也没有男朋友。 她平时身体很好,吃得也很好。 和大多数年轻女孩一样,她喜欢奶茶、蛋糕等甜食。 她有点胖。 身高162cm的她,体重达到了75公斤左右。 虽然平时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月经不调却是困扰她多年的一个“问题”:月经从来不规律,有时一个月一次,有时两三个月一次,但每次都来。十几天了,想想自己还年轻,她心里并没有太释然。
前不久,赵女士因月经量多且长时间不干净,来医院检查。 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厚度为22mm,属于子宫内膜增厚! (正常月经刚刚把子宫内膜清理到不超过7毫米)。 省妇科医生建议她进行刮宫术。 病理报告出来后,晴天霹雳:“子宫内膜复杂不典型增生,局部癌变!”
子宫内膜癌是一组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 多见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多见于50岁以上绝经期妇女。 因此,很多人误以为已经接近更年期了。 它是一种只针对经期或已经绝经的女性才会出现的疾病,但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呈现出发病年轻化的趋势! 目前,子宫内膜癌已成为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尚不清楚。 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可能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长期持续刺激、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不孕、绝经延迟和绝经晚、家族史等有关。 常发生于肥胖、月经不调、补充雌激素过多、有癌症家族史的人。 一般来说,非雌激素依赖型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多为基因突变所致,而雌激素依赖型则认为与体内激素水平有关。 上述病例提到的赵女士有肥胖和月经失调病史,但她没有引起重视。 遗憾的是,她最终患上了子宫内膜癌。
那么求医网报道,育龄女性朋友如何才能及早发现子宫内膜癌呢?
由于子宫位于骨盆中央深处,早期症状往往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就会发出一些重要的预警信号,其中月经不调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受卵巢分泌的激素的影响而周期性变化。 每次来月经时子宫内膜都会脱落,然后又重新增生。 下次月经来潮的时候又会脱落,一圈又一圈。 假设你的月经周期是28天,第1-7天是月经第8-14天是子宫内膜增生期,第15-28天是子宫内膜分泌期。 月经结束时,子宫内膜最薄,也许只有1-3毫米。 子宫内膜在增殖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开始生长,进入分泌期后进一步增厚。 达到9-12毫米,下次月经前可加厚至10-14毫米。 此时的子宫内膜厚而柔软,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 最后,随着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下降,子宫内膜再次开始脱落。 随着血液从阴道流出,月经就形成了,这个周期不断重复。 但当月经不调时,子宫内膜受到单一雌激素的影响而继续生长,极易发生增生,导致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
因此,当育龄女性出现月经异常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此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与子宫内膜癌有关。 据报道,6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与肥胖有关。 这是因为肥胖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往往较多。 雌激素和孕激素失去平衡,很容易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当然,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
1、养成健康生活,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加强运动,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患者等高危人群,要长期、规范医疗。
2、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育龄妇女要注意月经问题,最好每年定期体检。 对于上述高危人群,必要时应每六个月进行一次体检。 既往诊断为无不典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如果不想生育,可以选择子宫切除术。 如果她们还想生孩子或者想保留子宫,可以接受黄体酮治疗,并定期严格监测和随访。
3.严格掌握雌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症并合理使用。 使用前,必须由内分泌科医生进行评估,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
作者:陈文芬,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副主任医师